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國產能過剩與有效不足 正讓中國經濟陷入惡性循環

  • 時間:2024-08-16 18:35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中國產能過剩與有效不足 正讓中國經濟陷入惡性循環
從中國國內經濟相關數據以及外人投資的金額變化可知,中國經濟短期內仍難樂觀。圖為上海街頭電子看板刊載最新宏觀經濟數據。 (資料照片:中央社)

自2023年8月後中國政府不公布青年失業率以來,中國經濟仍會繼續衰退的預期已逐漸深植人心。從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以及工業生產及投資數據可以知道,中國經濟前景仍不樂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國務院總理李強也承認總需求仍然不足以及中國經濟發展遇到一些困難。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中國今年1月至7月的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0.8%、0.7%、0.1%、0.3%、0.3%、0.2%與0.5%,顯示中國通貨緊縮的情況從2023年年中至今,並未因其政府推出的經濟政策而有所改善。

需求不足、產能過剩 中國經濟短期內難有復甦

除了消費者物價指數外,中國7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率為0.8%,降幅與6月相同,也是自2022年10月起,連續第22個月負成長。生產者物價指數是衡量一個國家各種產品出廠價格的指標,其除了受到原物料的價格或勞動薪資等成本的影響外,市場的競爭程度也會影響產品的價格。例如,當產品市場存在生產過剩的問題時,廠商可能以低價競爭的方式來提高產品的銷售量。當產業面臨廠商生產過剩的問題愈嚴重時,其出廠價格也會愈低。換句話說,已受到美國與歐盟等國加徵關稅的生產過剩產業,應是中國PPI連續22個月衰退的重要原因。當中國需求不足與生產過剩的問題共存時,中國通貨緊縮與生產者物價指數持續負成長的情況就會惡化,進而使得中國將生產過剩的問題輸出到全世界,讓世界各國的廠商面臨中國產品低價競爭的威脅。

再者,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在本月15日所公布的消費、工業產出與固定資產投資等數據顯示,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雖較6月的2%為高,但是,7月工業增加值為5.1%,成長率已連續三個月趨緩。更重要的是,今年1月至7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年增率為3.6%,較1月到6月的3.9%為低。其中,房地產開發的固定資產投資下降10.2%,顯示中國房地產開發商過去確實對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有顯著貢獻。但房地產投資僅是有利於統計數據的美化,對於中國的實體經濟的持續成長幫助不大。不僅如此,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債務危機已使得中國人民銀行多次降息降準,增加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

雪上加霜 外國直接投資又見負成長

最後,在中國有效需求不足與生產過剩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在短期內要復甦的可能性極低。同時,在中國經濟持續衰退的情況下,由於中國國安法的執法範圍極大,使得許多外國廠商也紛紛降低在中國的投資。根據中國外匯管理局公布的國際收支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外國人對中國的直接投資減少150億美元,為1990年統計以來,第二次出現負值。根據我國金管會統計至今年6月底為止,台灣的銀行、壽險與證券等金融三業對中國曝險合計1.02兆元新台幣,已比去年同期大減千億元、減幅8.9%。其中,較於高峰時期2015年1月的1兆8812億元新台幣,我國銀行業對中曝險在今年第二季也進一步降至9362億元。

因此,雖然中國政府認為中國基本面好與經濟會持續往好的方向發展,但是,從中國國內的經濟相關數據以及外人投資中國的金額變化可以知道,中國政府對經濟的樂觀預期尚無法得到驗證。

作者》蔡明芳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與經濟系合聘教授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