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襲台的凱米颱風掀起一波類鼻疽疫情,疾管署今天(20日)公布上週新增17例本土類鼻疽,凱米颱風後累計已有47例,超越2005年海棠颱風42例的紀錄,創下19年來同期新高。
凱米颱風過後的類鼻疽疫情持續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20日指出,國內上週新增17例本土類鼻疽病例,包括高雄12例、台南及屏東各2例、台中1例,年齡介於50多歲至80多歲,其中14例有慢性病史,6例有汙水、土壤等相關環境暴露史,今年累計至今共54例,創下19年來同期最高;另外,上週新增4例死亡,包括1例50多歲男性與3例70多歲男性,均具慢性病史,因類鼻疽併發肺炎或敗血性休克,其中1例發病至死亡僅4天。。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類鼻疽潛伏期通常為2至4週,上週新增本土病例數17例已較前一週19例減少,疫情最高點已過,但預計至8月底仍會陸續出現零星個案,仍需持續警戒。他說:『(原音)我們大概估計應該到8月底,陸續還會有一些比較零星的個案,不過,最高點已經過了,大家可以看到就是說上週新增的數字已經比再前一週來的下降,所以仍然需要持續警戒到8月底,特別要提醒有淹水的地區的民眾跟醫療院所,要注意這段期間可能還是會陸續有個案出現。』
羅一鈞表示,類鼻疽高風險族群包括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對象,風險族群發生重症的機率較高,他提醒民眾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應盡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