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慧技術快速發展,台灣高等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與挑戰。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今天(3日)舉辦台灣高教論壇探討「AI時代下大學人才培育的策略與方向」等議題,教育部次長葉丙成出席擔任與談人時表示,他認為,在AI世代,學校應培養出有好奇心、能洞察問題、自主學習、跨域學習的人才,他也透露,教育部已成立專案辦公室,正在規劃設計全新的跨領域學士學位。
教育部次長葉丙成表示,為了因應現代科技日新月異,業界需要的是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人才,這樣的人才對於不熟悉的領域也願意比別人早一步去接觸、去弄懂,關鍵人格特質就是好奇心,然而,不少家長愛子心切,深怕孩子輸在起跑點,因此學生從小將大把時間耗在補習上,失去自主學習的時間和機會,這恐怕會扼殺孩子們的好奇心和自主學習能力。
葉丙成也指出,生成式AI已經有能力回答非常多問題,所以,比起解決問題的能力,洞察問題的能力更重要,但是,他指出,台灣人很能忍,遇到問題常常忍一忍就過去了,如果不知道問題在哪、不懂得提問,也很難善用AI工具,因此,他認為,培養學生挖掘問題、洞察問題的能力是未來教育關鍵點之一。
此外,葉丙成認為,業界很需要跨領域人才,有別於常見的文學士、理學士,教育部正在規劃設計跨領域學士學位,比方說,學生在大學時期根據興趣選修AI科技、經濟學、心理學以及文學專業學分學程,每個學程修習10至18學分,修課規劃跳脫一般系所的框架,像這樣的跨領域人才在求職時可能更容易獲得青睞。他說:『(原音)那這樣的跨領域學士學位,以我自己來說,我過去在創業,我們業界老闆其實都很想要這樣的人啊!你看,他做資訊他也會,他同時間又有business的sense,因為他也懂經濟嘛!所以在跟他談生意的時候,他不會只有一個工程師的腦,他是一個有經濟思維、商業思維的人,同時間他又懂心理學,他知道怎麼跟人溝通,他知道怎麼樣換位思考,然後他又有一些人文素養,這是很棒的,所以,我們認為未來台灣需要更多這種跨領域的人才。』
葉丙成指出,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就讀的學生可以「跨域學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取得學士學位,他透露,教育部也已經成立專案辦公室正在規劃設計全新的跨領域學士學位,目前已邀請陽明交大、政大、師大、成大、中央等多所大學在本學期共同研議,葉丙成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可以對外宣布好消息,開闢更多元的學習路徑給學生自由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