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何彼此撕裂?」這原本是作者沃米克.沃爾肯(Vamık D. Volkan)關於大團體心理學踏出和解的一本著作。隨著近年來香港的政治局勢變化,許多香港人選擇移居台灣,尋求一個更自由和穩定的生活環境。然而,這一移民潮也帶來了一系列複雜的挑戰,包括政治認同的困惑、文化與社會的融合問題,以及台灣社會對香港移民的不同看法。這些挑戰構成了香港人在台灣面對的多重撕裂,也讓他們在這片新的土地上尋求身份和歸屬感的過程中,面臨重重考驗。
政治認同的撕裂
首先,我們先談最明顯的撕裂——政治認同上的撕裂。對於許多香港移民而言,政治認同的矛盾是除了社會文化以外最明顯的撕裂之一。香港人經歷了「一國兩制」政策下的特殊政治身份,而這種身份在台灣的「兩岸關係」背景下變得複雜。台灣社會對中國大陸的態度分化嚴重,存在支持兩岸和平統一與堅決主張台灣獨立的不同立場。這使得香港人在台灣時,必須重新調整和適應自己的政治立場,而這個過程往往充滿困惑和矛盾。在這種情況下,「我者與他者」的概念成為理解這種撕裂的重要框架。台灣人可能將香港人視為「他者」,即一個來自不同政治背景、可能持有不同政治立場的群體,而非「我者」——即自己人。這種「我們對他們」的二元對立思維,或許會導致誤解和排斥,甚至使得香港人在台灣的政治參與和身份認同問題更加複雜化。
例如,一些香港人支持台灣的獨立運動,因為他們在香港的抗爭經歷使他們對北京政權持有強烈的反感,這與台灣的「獨立派」立場相契合。但與香港過去的情況類似,本土主義的興起很容易就會帶起本土優先,反對移民等等不同的其他討論出現,因此當香港人自己成為去到台灣的「新移民」後,類似上述的政治認同矛盾在本土化後的台灣亦必然會成為需要面對的其中一個議題。然而,台灣本身內部的政治光譜就已經是一個複雜多變的狀態,因此來到台灣的香港移民必須在這樣困難的環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這對於他們來說既是身份認同的挑戰,也可能是心理上的撕裂源頭。
此外,一貫面對身份認同問題的香港人移民台灣後,在國族認同上會面臨巨大挑戰。首先,台灣自身的國族認同問題就已經複雜,尤其是在涉及什麼是「中華民國」、怎樣才算「台灣人」、「漢人與台灣原住民之間的關係」之類的身份認同問題上。香港人或許認同台灣的民主價值觀,但如何在這個背景下建立自己的身份,特別是在台灣內部對「台灣人」這一身份的解讀不一的情況下,是一個需要時間和耐心的過程。這種身份轉變中的撕裂感,使得他們在台灣社會中難以找到完全的歸屬感。
我們可以如何避免彼此撕裂?
過去國民黨年代的台灣政府會以一個中心主義的思維來看待其他地區的關係,提供更多誘因來在其他「華人」地區的人民認同中華民國的台灣政府。但當台灣政府過渡到本土優先為本位的情況下,來到台灣的移民、尤其是因政治因素而來到台灣的香港移民,夾在台灣與香港本土政治認同兩者的矛盾之中,而這會是香港人與台灣人兩者都需要重新思考的問題,思考如何在其他地方生活的同時,保有自己原本的認同,並學會接受其他移民可以有多重政治認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