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地活化 政府裡子面子兼顧(一)
- 時間:2018-08-22 10:59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林幸虹
目前國有財產署和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共同開發的國有土地,有56處完成簽約,面積達到431公頃,且有半數已經在營運。其中,和地方政府簽約的有11件,像是林口三井outlet、台中秀泰影城則是以電影商城的開發模式,嘉義沿海的台鹽鹽田和台南共700多公頃的土地,則是用於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的太陽光電。至於像是台中審計新村、光復新村以及在今年5月正式動工的屏東「職人町」,則都是老舊的眷舍,打造成青創基地。另外,8月21日國產署也和桃園市政府簽約,在幼獅工業區附近,打造台灣「馬達●矽谷」專業園區,並將提供部分空間做為實驗工廠,讓青年的創意,能夠就近在實驗工廠測試。
國有財產署署長曾國基表示,外界一定會好奇,為何國有地活化,國產署不自己做?他指出,以台灣現有的環境,民間投資會涉及很多相關法令,因此如果和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結合,建設速度就可以加快,創造中央、地方、廠商和民眾四贏的局面。曾國基說:『(原音)第一個國產署要裏子,地方政府要面子,也就是對於招商很努力。國產署要到的裏子是租金和權利金,地方政府也不能讓它做白工,所以其實還有一些誘因,還是有分收的機制,這幾年為了鼓勵地方政府和國產署合作,所以一直有在讓利。』
國有地活化不停歇,下一波重點則會配合台灣推動長照的相關計畫,由國產署提供素地或是不用的廳舍給廠商,建設長照中心。曾國基表示,像是台東馬蘭榮家,退輔會已經沒有使用,下個月國產署就會和台東縣政府簽約,引進長照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