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歲月有聲劇作系列

節目收聽

歲月有聲劇作系列

  • 許薌君 / 導播、配音:陳肇榮 / 中央廣播電臺廣播劇團全體同仁演出

第一集:我們正在寫歷史
民國17年,年輕的夏展明懷著報國熱忱,進入在南京的中央廣播電台工作。當時,電台只有9個員工。夏展明參與了民國18年國父孫中山先生奉安南京中山陵的播音,也參與了中央電台籌建五十千瓦大電台的過程。當時,電台選擇使用德國得力風根公司的機器,對方送合同草稿來的同時,帶來了三張巨額美金支票,送給電台負責人和承辦人員。結果,電臺沒有人肯收回扣的舉動讓得力風根公司十分佩服,主動把播音器材的規格由五十千瓦提高到七十五千瓦。

第二集:大時代
民國19年,當時遠東功率最大,全世界排名第三的75千瓦大電台在南京動工,籌備處負責人馮簡總工程師對施工品質要求極為嚴格。大電台工程承包商高行治的太太請神棍黃仙姑到建築工地看風水,遭到馮簡總工程師的拒絕,高行治也因此大發雷霆。民國20年的九一八事變,民國21年的一二八事變,中央電台都以最快的速度報導最詳實的消息,同時發動全國同胞踴躍捐獻,支持國軍。民國21年11月12號,電力擴充為75千瓦的中央廣播電台在南京江東門正式開播。

第三集:烽火金陵
日本侵華的野心越來越明顯,民國26年5月,華北情勢緊張,從英國回來的蔣德彰和其他中央電台同仁,積極加強南京江東門的防空設施。電台工程師林昌平原本要和女友葉明秀全家前往美國。可是,就在林昌平預定出國的前一天晚上,日本飛機轟炸設在靈谷寺的南京短波電臺,蔣德彰殉職。由於電台人力吃緊,林昌平決定不去美國,繼續留在電台的工作崗位上。戰爭越來越激烈,中央電台不斷報導前線的消息,同仁都下定決心,只要電台播出一天,就工作到最後一刻。

第四集:英雄無名
民國26年11月12號,上海淪陷,日軍進逼南京。為了不讓機器落在敵人手中,中央電台一面維持播音,一面拆卸器材,分批運往後方。11月23號晚上12點,中央電台在南京停止播音。緊接著拆卸播音器材,由最後一批留守同仁運往後方。南京戰火迫在眉睫,很難找到運輸工具。經過好幾天的辛苦尋覓,終於找到了願意幫忙運送器材的兩艘雙桅帆船。民國26年12月13號,南京淪陷。同一天,電台從南京運送出來的最後一批機器和人員抵達漢口。

第五集:穿越炮火的聲音
民國27年3月,中央電台在重慶恢復播音,同時在昆明、貴陽等地籌建分台。同年7月,中央電台租用保楞輪,在船上安置自行裝配的300瓦中波機,成為流動電臺,報導武漢會戰的最新消息。武漢會戰結束,電台和保楞輪解除租約,隨軍撤退的電台同仁在宜昌登上保楞輪,準備前往重慶,卻在江上遇上了暴風雨。保楞輪沈沒了,從漢口運出來的播音器材也沈入江中。三位電台同仁心中固然十分沉痛,卻並沒有灰心喪志。他們先徒步抵達巴東,再輾轉抵達重慶。

第六集:重慶之蛙
民國28年2月6號,中央短波廣播電台,也就是中央電台國際台在重慶正式開播。這部35千瓦的短波機,除了對國內廣播,也對北美、歐洲、日本、俄國東部、南洋群島廣播。來自台灣苗栗的彭秋妹考取了電台,成為客家話播音員。重慶在內陸,日本軍隊無法進攻,只能用飛機猛烈轟炸,但是,重慶民眾儘管深受轟炸之苦,卻絕不屈服。中央電台更無懼於日機轟炸,全體員工盡忠職守,對中央電台廣播無可奈何的日本人,把這個不斷發音的電台叫做「重慶之蛙」。

第七集:亂世英魂
民國31年5月中旬,日軍開始進攻浙江和江西兩省,戰況激烈,正在江西泰和籌設的江西電台準備遷往贛縣,在重慶的中央電台工程人員前往泰和,協助遷台。搬遷時卻不幸碰到颱風外圍帶來的暴雨,工程師侯恩銘為了保護機器掉入江中殉職。民國32年1月2號,福建電台預定把機器搬遷到新完工的地下機房前一天,日本軍機轟炸電台所在地永安。台長鍾震之夫婦殉職。這一年農曆除夕,重慶中央台的員工祭拜在抗日戰爭中殉職的同事,大家期盼勝利早些來臨。

第八集:青春作伴好還鄉
中華民國34年8月6號和8月9號,美國分別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原子彈。8月10號,日本請求無條件投降。當天19點50分,中央廣播電台在重慶播報了日本請求投降的消息,在汪精衛政府南京電台工作的譚保林停掉了原本轉播東京電台的「大東亞聯播」,改播來自重慶的日本投降新聞。8月15號,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在中央廣播電台播音室,播出「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全世界人士書」。抗戰勝利,中央電台同仁到台灣和全國各地接收電台。民國35年5月5號,國民政府還都南京,中央電台重回南京發音。

第九集:海峽兩岸,音波相連
民國43年,西元1954年1月23號是韓戰結束以後,一萬四千多位反共義士來到台灣的日子,郭茂昌是這些人中間的一個,來台灣之後,他進入中央廣播電台工作。1957年11月13號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正式提出了「大躍進」的口號,這個口號到了1958年,演變成大陸各省相互吹噓農業生產「大放衛星」,為了爭面子,各地宣傳的農業產量越來越脫離現實。虛報的農業生產數字,造成大陸大面積糧食不足。郭茂昌和電台同仁對這種現象十分憂心,也藉著廣播安慰和鼓勵聽眾朋友。

第十集:聽見文革
民國54年,西元1965年,大學畢業沒多久的楊靜芳考取了中央廣播電台擔任寫稿工作。原本對這個工作抱著強烈興趣的楊靜芳,進入電台之後,才發覺情況跟她想的不一樣,靜芳萌生了辭職的念頭。1966年6月1號,人民日報刊出了「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論,中央電台同仁從這篇社論中感覺到,大陸就要全面發動文化大革命了。電台同仁立刻開始研究大陸形勢,並且提出製播新節目。靜芳看到同仁對工作的熱忱,決定留在中央電台盡心盡力。

第十一集:笑問客從何處來
民國76年,西元1987年11月2號,中華民國開放前往大陸探親,隨軍隊來台灣,退伍後在中央電台任職的李念平,為了返鄉探親提早退休,和太太劉婉芳一起回老家探望仍然健在的大嫂和祭掃父母墳墓。李念平回到家鄉,面對少年時代離開的家鄉和親人,心中十分感慨。侄子永成和達成在和叔叔、嬸嬸的閒話家常中,談到當年偷偷收聽台灣中央廣播電台廣播的情形。李念平夫婦也和達成約定,等他結婚的時候,會帶堂妹佩佩來參加婚禮,全家人再次團聚。

第十二集:遙遠的路程,貼近的心
大學教師呂明軒到深圳開會,在一家足療館裡碰到了失明的足療師楊水芹。楊水芹告訴呂明軒她失明的原因,以及因為聽到台灣主持人林哲生的廣播節目,才重新燃起對生活的信心。她請呂明軒幫她謝謝林哲生。呂明軒見到林哲生,告訴他楊水芹的故事。林哲生也告訴呂明軒另一個故事:兩位聽友從鄭州逃票搭火車到福州參加聽友會。15年後,當年搭火車逃票的農民工崔有福和尹新科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同時,崔有福來到台灣,和林哲生見面敘舊。

第十三集:相聚在台灣
阮氏紅和陳氏嬌都是在從越南到台灣工作的居家看護。陳氏嬌決定回越南和家人團聚,阮氏紅因此更想念在越南的父親。阮氏紅的雇主楊明山一家人看出了阮氏紅對父親的思念,此時恰好中央廣播電台舉辦越南語優秀勞工的省親活動,楊明山替阮氏紅報名參加。阮氏紅不但以第一名的成績從補習學校畢業,同時也獲選為越南優秀勞工,阮氏紅的父親到台灣來探望她,在幾天時間裡,阮氏紅把父親介紹給雇主楊明山一家,彼此見面十分開心。同時,阮氏紅也陪著父親在台北參觀、旅遊,共享天倫之樂。

 

廣播劇更多

相關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