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麥當勞不一樣!那些移民電影裡映照出的人生悲喜劇

  • 播出時間: 2021-11-26
這樣看香港5-港事大排檔
香港機場。 (AFP)

香港導演羅卓瑤1992年的電影《秋月》有一幕是這樣的,即將移民的香港少女帶著來港旅行的日本青年到她最喜歡的麥當勞用餐,因為她每年生日都在這裡慶祝、每年也和朋友約在這裡哭。

『但明年連哭都不能了。』少女無奈的看著手上的奶昔說道。
『為什麼?』日本青年不解的問。
『我的朋友今年走了,明年就輪到我到加拿大…。』
『無所謂啊!麥當勞全世界都有,我去過新加坡、台灣、美國,麥當勞都一樣…』
『不一樣!不一樣!』少女略帶怒氣的反駁。

已經移民的、或者正打算移民的香港朋友,香港麥當勞也和其他地方的「不一樣」嗎?

「移民」這件事,可能代表著無奈、掙扎與離散,還有未知、希望與重逢,各種複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而現實的差距、文化的衝突,也讓移民題材的電影更令人產生共鳴。尤其香港本身即為中西交融的移民社會,再加上主權的移轉與更迭,令香港電影對於「移民」的情感刻劃尤其深刻;例如導演張婉婷、羅卓瑤的移民三部曲,反映了不同時期港人移民的心態。而香港移民題材的電影也非常多元,可以是功夫片、可以是喜劇、悲劇,連英雄片也有著對香港前途與移民的隱喻。

移民電影反映了香港人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所產生的焦慮,還有身處陌生環境的適應與身分認同的掙扎!有句話說「戲如人生」,但事實上對很多香港人而言,人生卻更如戲。今天我們繼續邀請香港知名影評人、前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蒲鋒來聊聊香港的移民電影,也分享台、中、港三地移民電影的不同之處。歡迎收聽。

【節目互動方式如下】

節目主持人

相關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