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蔡明芳在節目探討中國經濟現況,分析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經濟數據,指出官方聲稱中國經濟表現良好,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樂觀。
蔡明芳表示,關於中國進出口數據,儘管官方數據顯示對美國和東協的出口持續增加,但整體出口增速放緩。他解釋,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可能導致貿易商提前進口,使得短期數據呈現成長假象,至於未來長期如何,還需進一步觀察。
再來,針對中國民營企業出口成長,蔡明芳認為,這與中國半導體和汽車出口增加有關。美國和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和成熟製程晶片加徵反傾銷稅,顯示這些產業在超額生產下存在不正當競爭。蔡明芳還提到,中國對美國出口以低價產品為主,犧牲利潤,對經濟長遠發展無益。
蔡明芳進一步指出,2月中國城鎮失業率上升至5.4%,創兩年新高,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持續下滑,2月更衰退2.2%,已連續26-28個月衰退。這些數據顯示,中國生產者面臨價格壓力,導致企業盈利下降,結果會更難創造就業。而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負0.7%,顯示中國內需疲弱。所以從出口、生產、就業和物價等面向來看,中國經濟並未如官方所宣稱的樂觀。
蔡明芳強調,318學運顯示台灣社會對中國市場依賴的擔憂。如果台灣當初與中國簽署服貿協議,可能導致更多中國人來台工作,加劇台灣就業競爭,壓低服務業價格和利潤,台灣失業率就會更加提高。
最後,蔡明芳呼籲,在接收資訊時請辨別官方宣傳與實際情況,並關注中國經濟結構性問題。
(精彩節目內容歡迎點選連結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或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這樣看中國 蔡明芳時間」收聽。)
【與節目互動】
EMAIL: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