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教育大學 林茂賢教授介紹------------
農曆八月十五正值「秋季之中」故稱「中秋」,中秋節是台灣民間重要民俗節日。此時秋高氣爽、明月皎潔,最適宜賞月,因此自唐代以降即有中秋賞月習俗。
台灣中秋節食俗有吃月餅、米麻糍、柚子等習俗,其中代表性的節令食俗當然是中秋月餅。台灣中秋節主要祭祀的神明是土地公,農曆八月十五是「土地公誕辰」,台灣民間祭祀土地公,分別在農曆二月初二與八月十五,應是源自土地公原為古代「社神」(土地之神)崇拜,社祭分為「春祈、秋報」,因此土地公也有兩次生日。中秋節地方頭人以「土地公生日」之名舉辦社區民眾聚餐,村里民藉此聯誼,並祈求土地庇佑地方平安、豐收,稱為「吃福」。
除台灣各地特殊之民俗活動,中秋節傳統習俗尚有詩會、猜燈謎、聽香卜吉凶、拋繡球招親、搏狀元餅等民俗活動。現今這些習俗已流失,中秋節吃米麻糍食俗也已不再,而「中秋烤肉」自1980年代起已成為台灣中秋節最重要的民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