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改革開放 緬甸人擁抱現代化(上)

  • 時間:2016-09-08 09:52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江昭倫
改革開放 緬甸人擁抱現代化(上)
在東枝,緬甸人的生活變化不算太大,但也可見外來文化衝擊(江昭倫 攝)
2011年緬甸總統登盛上任,結束緬甸半世紀軍政府統治,走向民主改革開放;今年3月,由翁山蘇姬擔任實質領導人的新政府接棒,開啟緬甸全新時代。央廣記者9月初特別走訪緬甸最大城市仰光與撣邦首府東枝,訪問當地居民,從一般老百姓親身體驗與感受,了解從2011年改革開放至今,緬甸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
對許多人來說,緬甸是個感覺相當陌生的國家,唯一的印象就是與翁山蘇姬的名字劃上等號。事實上,在半世紀前,緬甸曾是亞洲第一富國,但在軍政府主政下,很長時間淪為全球最貧窮的20個國家之一,人民的年平均所得約在200美元至300美元左右。但這一切在2011年,當時的緬甸總統登盛宣布走向改革開放後,有了急速的轉變。
◎快速變化中的仰光
仰光曾是緬甸首都,現在仍是緬甸最大城市,但至今整個城市仍有許多硬體基礎建設有待改進,但同時,仰光的改變還是來得快速且明顯,市區可見許多新的百貨公司、先進旅館、餐廳與知名品牌紛紛大舉進駐,就連夜生活都相當熱鬧,與其他國家大城市所見沒有太大差異。
不過若問到仰光最近幾年最明顯的改變,每個人都異口同聲表示,「汽車與手機變多了」。緬甸華僑彭淇綺說,現在走在市中心主要道路,車況塞到不行。她說,緬甸在改革開放後,光是仰光5年內就蓋了5座高架橋,就是為了紓解壅塞的交通。
彭淇綺解釋,10年前,全緬甸的車子數量都還相當稀有,多數人都是擠公車,但近年來隨著政府逐步開放,民眾買車子便宜多了。最近5年統計,單是仰光就有多達50萬輛車,是過去無法想像的。彭淇綺說:『(原音)開始民主了以後,明顯就是10年後到5年後,光仰光的現在就50萬台,仰光有500萬人,可是它有50萬台車,所以現在車跟人的比例是10之1,所以算是蠻高的。』
另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幾乎人人都有手機。緬甸當地華人邵小姐說,過去在緬甸想要擁有自己的sim卡,代價是3、400萬緬幣,現在買一張sim卡只需要1,500緬幣,1塊美金多,加上便宜的手機多,上網費用也不貴,人手一機變得相當普遍。她說:『(原音)以前緬甸的手機很貴的,一個手機大約300萬緬幣,等於10萬台幣,很貴,現在...不是一台手機,是一個號碼,以前它是管制嘛,只有一家MPT,國營的,現在開放變成有Ooredoo、Telenor,然後一張就1,500(緬幣) ,很便宜,然後全部幾乎每人一支手機,每人一張sim卡。』
由於網路資訊也同步開放,幾無限制,緬甸人獲得的資訊與世界同步,包括「韓流K-POP」對緬甸年輕人的吸引力,以及仰光街頭都隨處可見年輕人低頭玩全球最瘋迷的「精靈寶可夢」手機遊戲,都可一窺一二。
一位名叫Kyaw Moe Thwin的餐廳服務員就笑說,他本來也沒留意甚麼是「精靈寶可夢」,但因為身邊太多朋友都在玩,所以他現在也開始嘗試玩玩看。他說:『(原音+翻譯)這個就是趨勢、流行,現在大家都玩,所以他也覺得好吧,我也來試試,所以他也就順了趨勢玩了一下。』
現在的仰光,既看得到英國殖民時期的精彩建築古蹟,也可見落後的基礎建設,卻又能進入與世界連線的網路虛擬世界,新舊並存,以一種奇特的魔幻感,高速朝現代化往前發展。
◎東枝的變與不變
與仰光相比,「東枝」雖然是緬甸的第四大城市,撣邦省的首府,發展卻相當緩慢,但在緬甸改革開放後的這幾年,也悄悄發生了變化。
手機和汽車數量的增加,一樣是最明顯的的兩個新現象,尤其是手機的普及,為當地年輕人創造新的工作機會。
從小生活在東枝的緬甸華人張小姐告訴記者,這一年多來,東枝多了好多家手機店,提供年輕人就業的機會,另外手機帶動的微信商機,更讓不少年輕人趨之若鶩,忙著做起代購生意。張小姐說:『(原音)現在有手機店,以前的話沒有嘛,現在才開始慢慢發達了,這裡的工作機會也比較大,然後國外來的人也有,他們就可以做導遊啊。然後現在有流行做微商,在微信裡面賣東西,大概有2、3年左右吧,就開始慢慢流行這個嘛,就每個人都在做這個,有些學生一邊唸書可以一邊做微商,就是化妝品、衣服啦,好像淘寶啊之類的,他們在那裏買了在這邊賣,代購,對對,是很大的改變。很多以前你想不到...好像你買到一個東西就要透過很多人很多人很多人,現在的話只要你上網一看,你想要這個東西就直接可以訂,有人幫你買,就回來了,就很方便很方便。』
再者,一些外國的觀光客與外來投資者也增加了,尤其在東枝熱門旅遊勝地茵萊湖,湖邊與湖上的餐廳旅館在這幾年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成為許多西方遊客的最愛。
不過,整體而言,東枝人感覺到的改變並不如仰光那麼快速,當地人的生活仍舊一如往常,主要生活就是圍繞傳統市集,生活用品、蔬果、魚肉都可以在市集買得到,只是多了不少外來的東西。在市集賣衣服的老闆說,改革開放後,有些人開始偏好穿一些西方的服飾,他們就必須跟著調整進貨的款式,但大致來說,目前東枝生活方式和過去差不多。
此外,東枝只有主要道路晚上有路燈,其他一般店家、用戶雖然有電可用,但偶爾還是會面臨突然停電的狀況,若離開東枝到遠一些的郊區,生活條件更加窘迫,有些改變他們也未必享受得到。
一位住在東枝近郊的少數民族巴奧族的媽媽Welacum(音譯)告訴記者,他們家世代都是以務農為主,自給自足,她平時最常去的城市最多就是東枝,仰光她連想都不敢想。若問她改革開放後這幾年感受到最大的變化是什麼,她則笑說「終於有柏油路了」,另外也可以裝電表了,只是費用要近百萬緬幣,對她來說仍是遙不可及。Welacum說:『(原音+翻譯)她覺得有差別是已經開始有柏油路了,4年前這裡都沒有電,就是政府還沒有拉電到這裡,現在就可以拉電,可是她現在還沒去申請,拉一個電,你知道嗎要100萬緬幣。』
在東枝,改革開放後這5年的生活,當地居民的感受,不變的還是比變的還多。
但不可否認,緬甸人正體驗著現代化所帶來生活的便利性的滋味,並加速追趕世界腳步。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