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蕭習會」APEC登場 開創兩岸新局

  • 時間:2013-10-09 07:48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劉靜瑀
亞太經合會APEC期間,兩岸對談也順勢登場。前副總統蕭萬長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陸委會首度擔任幕僚工作,王郁琦則是第一位以現任官員身分參與會議的陸委會主委。更值得注意的是,王郁琦藉由「蕭習會」和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場外有自然互動,互稱官銜,並有意建立常設性溝通機制,開啟「兩岸熱線」,讓溝通更有效率。
◎蕭習會APEC登場 陸委會首任幕僚工作
亞太經合會APEC是台灣在國際場合上難得可以發聲的管道,1993年,當時年會由美國主辦,美國總統柯林頓擔任東道主,盛情邀約各經濟體領袖來訪,因而促成這個不在APEC大會建制內的經濟體領袖峰會(Economic Leaders Meeting)。
由於國際政治現實,每年APEC年會都是由總統指派領袖代表出席,過去民進黨執政8年,因兩岸關係緊張,由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和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等人代表總統與會,一直到2008年由國民黨拿回執政權後,才由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擔任代表,參加當年在南美洲秘魯舉辦的經濟體領袖高峰會。
今年,改由擁有財經背景的前副總統蕭萬長代表出席。蕭萬長和今年剛上任的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在APEC國際場合會面,能擦出甚麼火花,各界都在關注。
不過,更令外界驚訝的是,中華台北APEC代表團向來都以經貿人才為主,今年卻意外讓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成為顧問團成員之一,而促成這項決定的背後推手就是蕭萬長。蕭萬長:『(原音)按照往例,總會跟大陸領導人有會面機會,在這樣一個安排跟整個幕僚作業,需要由陸委會處理,這樣可以走上制度化安排,我建議由王主委親自參加。』
◎稱謂大有學問 兩岸會前有默契
就在10月6日蕭習會面當天,多家國際媒體守候在習近平下榻飯店LAGUNA,但經過兩岸官方「精挑細選」,最後只有15家台灣及大陸媒體進入採訪。媒體注意的焦點除了兩人會面要談些甚麼之外,在官方規劃的5分鐘採訪時間內,雙方要怎麼稱呼對方,更受關注。
在今年4月於大陸海南舉行的博鰲年會上,蕭萬長以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身分出席,曾與習近平首次會面,當時他以「總書記」稱呼習近平,習近平則以「蕭先生」稱呼蕭萬長。最後,就在那短短的3分鐘開放媒體拍攝採訪時間內,聽到雙方以「先生」互稱;這更讓外界好奇,為何和今年4月首次登場的「蕭習會」,有所差別。
在這次APEC的「蕭習會」中,雙方仍避開敏感的官銜、黨職等稱謂,簡單用「先生」互稱,其實對於這樣的安排,雙方早有默契。蕭萬長:『(原音)當對方他稱呼我合適的稱呼的話,我也要以禮相待,也要對等,這樣才可以,所以我們這個是彼此大家都已經有一個默契,有這樣的稱呼。』
◎王、張自然會面 兩岸接觸再突破
在歷時將近30分鐘的蕭習會結束後,另一場歷史性突破才正要開始。當中國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禮貌性地送蕭萬長至大廳時,蕭萬長對著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和張志軍說了句「你們好好聊聊」,開啟兩岸主管事務機關負責人的首次「自然對話」,更具意義的是,雙方首度以官銜相稱。『(王郁琦)張主任您好。(張志軍)你好,你好,很高興見到你。(王郁琦)這次終於能夠見面了。』
張志軍:『(原音)我和郁琦主委做為主管兩岸事務負責人,彼此之間應該走動走動,增加相互了解。要對兩岸關係事務做出決策,要推動關係進一步發展,需要更多了解對方。』
雙方從經貿議題談起。王郁琦表示,陸方主管單位官員無法理解為何服務貿易協議在台灣引起這麼大的紛爭。為讓彼此對話溝通平台更順暢,雙方有意建立常設性溝通機制,這就像開啟了「兩岸熱線」功能,讓溝通更有效率。
張志軍則認為,去年兩岸有高達800萬人次互訪,兩岸事務主管機關的負責人終於能夠見面,感到高興,希望能多了解對方社群民意,以大陸用語來說就是「多接點地氣」,總是有好處。
「王張會」在「蕭習會」過後簡單且「自然」的登場,王、張兩人選擇在大廳開放空間會面,避開正式安排的敏感,也不會搶了主角「蕭習會」的風采。
◎蕭習開新局 台灣按步調進行
這次蕭習會的安排也確實為兩岸開創了新局,雙方首次大陣仗,各帶了10名幕僚進場,並讓兩岸事務主管機關的陸委會和國台辦成為座上賓,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更是台灣參與「蕭習會」這類兩岸對談的首位現任官員。
雙方在形式安排上存在著沒有說破的默契,但在蕭習會之後,台灣和陸方各自發布新聞,雙方的重點卻大不相同。
陸委會提供的新聞稿仍著重在兩岸經貿,強調蕭習會聚焦兩岸經濟和貿易自由化等議題;而大陸多家官方媒體卻大篇幅報導,習近平在會面時語露玄機,談到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終歸要逐步解決,「總不能將這些問題一代一代傳下去」。
對於習近平提到政治議題,陸委會表示,會談之前,雙方幕僚對議題已有大致了解,原本就可以各自表達想法及立場,不論對方有何期待,台灣方面都會依自己的步調前進。王郁琦:『(原音)如果國內民眾認為,就現階段來講,這個問題它不具有急迫性,那麼對政府來講,它或許未必是優先要處理事項。這並沒有說他(習)提這個我接不接受,沒有必要用這種方式來做回應,而是說我們對這個問題有我們自己的步調,我們最主要考量是國內民眾的需求跟實際感受。』
兩岸60年來的政治歧見有其複雜因素,但因為APEC這個國際場合,讓更多外國媒體得以了解兩岸關係已從經貿議題開始逐漸改善。現階段,陸委會希望兩岸間的政治對話能從設立常態性對話機制開始,朝向正面發展,至於速度快慢,還是得交由全民決定。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