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治理赤字 一帶一路的成敗關鍵

  • 時間:2017-11-21 08:03
  • 新聞引據:採訪、Foreign Affairs、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 編採譯
治理赤字 一帶一路的成敗關鍵
中國大陸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14日北京登場。 (AFP)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OBOR)計畫,希望透過絲綢之路經濟帶(Silk Road Economic Belt)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Maritime Silk Road),將中國與非洲、中東連通,並藉由經濟合作帶動全區發展。但近來巴基斯坦和尼泊爾相繼取消與中國合作,其他地區的政治動盪也可能讓中國的投資付諸流水,一帶一路的發展充滿變數。學者認為,治理赤字(governance deficit)的議題,是頻遭打擊的中國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環境變數多 國際合作大不易
根據美國之音(VOA)報導,向來被視為中國「兄弟」的巴基斯坦,在日前宣布拒絕中國投資達4千2百億台幣的水壩興建計畫,尼泊爾也取消一項合作案,「一帶一路」的未來發展備受各界關注。
根據美國雜誌「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分析,一帶一路的未來事實上充滿不確定性,面臨著安全、地緣政治和監管的風險。例如中巴經濟走廊(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就貫穿經常發生恐怖攻擊的巴基斯坦俾路支省(Balochistan),中國工程人員曾在當地遇襲。另外,不同於中國把土地視為國有財產,許多國家以法律保障私人土地所有權,連接印尼首都雅加達和西部城市萬隆(Bandung)的鐵路,就因土地徵收困難,導致工程進度停滯不前。
此外,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講師王新松指出,「治理赤字」是最關鍵的問題。一般認為,在經濟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的同時,若政治改革沒有配套跟進,導致腐敗行為泛濫,以及政府對資源的分配使用與治理能力出現弱化,就會形成「治理赤字」。
◎改善合作國的治理赤字 化解阻礙
王新松在外交事務撰文指出,中國與合作國家之間缺少能確保透明度、建立問責制度並讓公眾參與的機構,相關單位也缺少能公平制定並執行一帶一路的政策,種種狀況導致一帶一路計畫將難以推動。
「治理赤字」的問題包括,當地政客可能藉中國投資的機會,讓親信從中獲利,引發合作國的內部爭議。再來,若未以有效方法讓當地居民了解計畫內容,就業、土地和汙染等問題很可能成為抗爭目標。正如2016年8月,肯亞年輕群眾揮舞武器攻擊正在修築鐵路的中國工人。
此外,合作國的治理方式也可能是問題,因此如何改善與合作國家之間的問責制度和公共參與,並確保投資的合理分配與使用十分重要。最後,中國公司的作為也應進行監管。
◎攘外之餘需安內 國內整頓不可少
不只合作國家,中國國內也面臨嚴峻的「治理赤字」。外交事務雜誌分析,一帶一路缺乏一個有力量的機構來集中管理相關單位,使得相關計畫的前景混亂。雖然中國國務院在2015年2月設立了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LSG),但實際上相關工作主要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底下的「西部開發司」負責,在協調工作上帶來問題。
此外,金融監管也是重要的一環,過去中國國營企業在海外的高額投資缺乏公開透明的報告。王新松認為,中國應定期審查國營企業的海外業務,以減少企業偽造交易紀錄的弊端。
◎追求全球化 亦不忘本土力量
儘管北京想要成為全球化的領頭羊,但王新松認為,中國仍然不應低估目前在世界許多地方,包括美國和歐洲在內,所興起的反全球化和民粹主義力量。
在風險難料的一帶一路計劃中,中國唯有藉由透明化的治理制度,並讓人民認同參與其中,才有可能讓這個「世紀計畫」獲得真正的成功。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