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追尋《山林魅影--林鵰》的故事

  • 時間:2013-09-12 10:13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吳琍君
林鵰,這是一種鳥類學史上極少被記錄的黑色猛禽,甚至不曾流傳在任何原住民的神話傳說中。但是,歷經18年的追尋,這種翅膀張開可達180公分、外號「黑色武士」的瀕臨絕種生物,終於被台灣猛禽研究會揭開牠的身世之謎,並拍成生態紀錄片「山林魅影--林鵰」;而這長達18年的追尋及記錄,更是一篇讓人驚心動容的故事。
◎找巢--困難的開始
『(原音)你知道我們找巢是我們從很遠的地方去觀察,我們認為其中有一棵樹,譬如說林鵰會飛進飛出,我們認為那棵樹就是巢樹對不對?那現在有一個問題是,我們可能是在隔壁的山頂看到那棵樹,那你現在真的進了森林,你怎麼知道那棵樹是哪棵樹?』
18年來執著於尋找林鵰身世之謎的台灣猛禽研究會研究員林文宏,回憶著這段追尋林鵰的困難過程。他說,為了尋找到林鵰的巢,他們用盡了各種方法,包括帶著汽球去標示巢樹的可能所在,但是都失敗了。
林文宏說:『(原音)然後我們就有個方法是說,我們要找到附近有一棵比較明顯的枯樹,那棵樹很明顯對不對?我們要是能夠找到那棵枯樹,那就可以判斷說我們想要找的那棵樹大概是在這個枯樹的甚麼位置。然後我們需要有一個東西從森林裡面標示位置,所以我們帶了一顆大汽球去,爬到那棵枯樹附近把它放了,結果風太大,一下子就吹走了,就一下子就看到汽球在好高的高空,它到底從哪裡出來,沒搞清楚!』
尋找林鵰的巢是很危險的工作,因為林鵰的巢往往在深山人跡罕至的溪流上游森林裡。因此常常一個人行動的林文宏,在找巢的時候,一定會尋找至少一名夥伴同行。
有好幾次,他跟夥伴兩個人,把車子開到不能再往前開的時候,只能跋山涉水,再爬上一個他們從很遠的地方鎖定的山坡,最後終於找到一棵他們認為是巢樹的樹。但是巢樹很高,他們爬不上去,只好爬巢樹旁邊一棵看起來比較好爬的樹;即使如此,那棵樹還是很高,不過為了確定巢樹上到底有沒有林鵰的巢,他只好勉強爬上去,爬到全身都在發抖。
他說:『(原音)真的是全身發抖!因為很費力,是用手爬的,空手啊!我有一些簡單的繩索,是輔助,可是平常只是輔助我爬小樹啦!那棵樹真的,雖然我們要找的那個巢那麼高,可是它也很高!那爬到後來全身發抖,嚇得要死,因為會懼高啊!』
多年來,林文宏他們嘗試過很多次要去找巢,但由於沒有爬樹的裝備,也不好意思找一個爬樹專家,千辛萬苦陪著他們走很遠很遠的路,去找最後可能是一場空的巢,因此他們只好自己先行探路。
就是在這種驚心膽顫的情況下,18年來,他們只找到了2個林鵰的巢。
除了因為深山裡的森林太過高大繁密,遮蔽性很高、難以發現之外;也由於林鵰是在春天繁殖,因此,一整個春天可以鎖定可能繁殖的區域並不多;加上他們並不希望發動人海戰術去搜尋,以免對林鵰造成太大的干擾。因此,找到的2個巢,都是在可以不干擾林鵰的情況下,剛好可以觀察到,才讓他們有機會拍成紀錄片。
◎落難的天空王者--與林鵰的第一次近距離接觸
而這一切的追尋都要從1993年開始說起。那年在中華民國野鳥學會任職的林文宏,去蘇澳接回了一隻被獵人的獸夾夾傷趾頭的林鵰。為了照顧這隻林鵰,林文宏生平第一次和這種總是孤傲地掠飛過山林穹蒼的黑色武士有了近距離的接觸,也讓林文宏對林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林文宏表示,他本來就很喜歡林鵰,可是之前都只是在野外看到,即使林鵰飛得很近,也只是打個照面就飛走了。但這次照顧林鵰的經驗,卻讓他發現林鵰和過去他所照顧過的其他受傷的猛禽很不一樣。
林文宏說:『(原音)我照顧過大冠鷲、還有鳳頭蒼鷹,那牠們通常都看到人接近就很驚嚇,因為是野生的嘛!人一接近就是衝走啊、撞啊!但是林鵰好奇怪喔!第一次把牠抱回來,然後牠雖然腳受傷,可是牠其實還是可以站得好好的,然後我接近牠,完全不為所動,牠就這樣看著我,你可以跟牠接近到等於說半公尺,牠也不會有任何驚嚇。後來覺得牠是一種淡定到一個不行的猛禽,牠不怕人欸!』
綜合林文宏在野外觀察的心得,包括在林鵰繁殖期間,親鳥常常會居高臨下,站在枯樹頂,連研究人員幾次從枯樹下方經過,林鵰也絲毫不為所動,他認為林鵰或許覺得自己就是天空的王者,根本無視於人類的存在。林文宏:『(原音)牠無視於人類的存在,牠覺得牠就是天空的王者,牠覺得你一個人跟一隻螞蟻、跟一隻麻雀,沒甚麼兩樣,牠不怕你是因為牠可能根本瞧不起你。』
這隻受傷的林鵰,後來在林文宏的照料下,經過了5個多月,才由於趾頭殘廢,無法野放,最後送往台北市立動物園終老。而林文宏也在之後和同好,包括知名的生態紀錄片導演梁皆得等人,共同成立「台灣猛禽研究會」,開始追尋台灣猛禽,包括台灣鳥類學史上最晚被發現的留鳥--林鵰的身影。
◎生態紀錄片 紀錄林鵰感人生命史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林文宏與梁皆得等人完成的生態紀錄片「山林魅影--林鵰」當中,首度透過無線監視器畫面拍攝到林鵰撫育小鵰的紀錄,卻因為一群獼猴的騷擾,迫使小鵰提前離巢而中斷,讓人擔憂那隻小鵰後來的命運到底是如何?
林文宏表示,其實後來小鵰的成長紀錄,他們有拍成照片,但影片部分卻因為梁皆得導演當時分身乏術,無法趕來現場拍攝,也因此無法繼續用影片描述小鵰後來的成長故事。但事實上,那卻是一段很特別的巢外養育成功的故事。
林文宏說:『(原音)其實牠被獼猴趕的時候,牠提早離巢,牠不是完全不會飛,牠會飛一下下,那牠就很孤零零地在林子裡面流浪,而且有時候站在樹上哭啊,一直哭、哭,牠就肚子餓了一直哭。然後親鳥,尤其是牠的爸爸,就是公鳥,每天都抓食物來餵牠。然後我們其實後來足足追了3個月,那最後一幕其實很感人,我們最後一次看到牠的時候,牠在高空跟父母親一起飛。我們之前都是看牠在旁邊的樹上,有時候短距離飛一下,我們就覺得牠好像還是不大會飛;可是最後一次,牠在高空跟父母飛得很好很好,然後3隻就越飛越遠,然後我們再來就追不到牠了!』
此外,在生態紀錄片當中,比較完整的是第二對林鵰的繁殖紀錄。令人動容的是,在影片中,只見林鵰爸爸為了覓食,來回奔波,連羽毛都變得殘破不堪。林文宏指出,大部分的鳥類一年會換一次羽毛,而且理論上,全身不管幾千根、幾萬根的羽毛,都可以在2個月內全部換掉。不過由於林鵰是很大型的鳥,一根羽毛就有40公分以上,因此換羽所需要的營養很多,所以林鵰比較傾向於能用則用;特別是在繁殖期間,林鵰為了養小孩,辛勤地飛來飛去,更容易讓牠的羽毛殘破不堪,可是即使如此,林鵰還是捨不得換。
他說:『(原音)我們那對林鵰連續看了4年,牠那個羽毛常常都破爛,就是說比較差的羽毛,都一整年、超過一年還是沒有換,還在身上。那我們就覺得說,牠似乎是說牠在繁殖期,牠一直把好吃的、重要的東西都留給小孩吃,所以牠自己吃得很少,牠的營養都很不夠好,牠就沒有換。所以我們後來可以從秋天看一隻林鵰,羽毛都很破,我們就覺得說牠是剛當了很辛苦的爸爸媽媽,繁殖過;如果一隻成鳥到了秋天,羽毛還是蠻好的,我們通常可以判斷說,牠今年沒有繁殖。』
◎特殊拍攝技法 完整呈現林鵰視界
不過,無論是找巢或是拍攝林鵰撫育小鵰的畫面,背後都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困難與挑戰。尤其這段生態紀錄片拍攝時間長達18年,而且大部分時間都沒有固定的經費在支持;再加上前面15年的時間,還是使用16釐米的攝影機在拍攝,因此光是底片就至少用掉了新台幣200多萬元;之後數位時代來臨,把這些底片轉成數位檔,也花了不少錢。
但能用錢解決的還不是問題。在這部紀錄片當中,為了呈現林鵰滑翔天際、俯瞰大地、甚至劃過林梢的視野,梁皆得使用了各種各樣過去不曾使用的拍攝技法,包括空拍、水底攝影、夜間攝影、繩索攝影、懸臂攝影等等,才讓林鵰生存的美麗世界完整呈現在世人面前。
梁皆得說:『(原音)水底的攝影是水底然後還要加懸臂,因為有一些水裡就是比較淺,那可能人走下去,水就會混濁;那我們用懸臂的話,就是攝影機下去而已,我們還可以移動。』
梁皆得指出,懸臂攝影就是大家常常在演唱會上,看到一根長長的竿子,上面吊著一台攝影機,就是懸臂攝影。這雖然比較平常,但由於租用懸臂攝影機一天,就要新台幣3萬多元,因此他就想辦法自己做了一台,讓台灣溪流裡的美景及魚蝦可以一覽無遺。
此外,繩索攝影則是他向國外的團隊學來的,就是把攝影機掛在繩索上,沿著繩索慢慢滑進森林深處,來模擬林鵰在樹林裡穿梭、尋找食物的感覺;還有夜間攝影則必須注意到燈光不能太強,以免驚擾到那些夜行性動物的活動。
至於空拍則包括了搭乘直升機以及使用遙控直升機兩種。梁皆得說:『(原音)其實我們用這個空拍的想要模擬林鵰在空中飛行的視野,那直升機因為它可以飛比較高,但是它不能很接近樹冠,因為直升機那個螺旋漿在旋的時候,它會有一個很大的旋風,那太接近的話,樹都會搖,或是那個地面灰塵都會飛起來,所以我們就是拍比較高空、比較大環境的;那遙控直升機比較小,它螺旋漿比較小,所以它可以比較接近樹冠,所以我們可以拍一些比較接近樹冠的一些畫面。』
梁皆得坦言,租直升機更貴,一個小時要新台幣十幾萬元,並且從機場起飛就開始算,因此這部影片光空拍也花了新台幣好幾十萬;而遙控直升機還必須另外請遙控直升機的玩家來協助操控,因為遙控直升機不好控制,如果有風的話,就會飛得很不穩,所以還要挑比較沒有風的時候去飛。
經過這樣重重的考驗,大家終於看到全球首度揭開的林鵰生活史,以及難得一見的林雕交尾的畫面;影片裡同時還呈現了台灣森林裡各種活潑美麗的生物,包括飛鼠、松鼠、獼猴、蝴蝶、蜻蜓、鴛鴦、蛇等等,讓人驚艷於台灣的森林竟如此多嬌,恍如世外仙境一般。
而這樣美麗又珍貴的生態紀錄片,也終於在上個月從39個國家、303部影片中脫穎而出,拿下有生態界奧斯卡獎美譽的「日本野生生物電影節」大獎!
◎當務之急 保護原始森林
林文宏指出,這部「山林魅影--林鵰」紀錄片,不是在宣揚林鵰有多酷、多帥,而是要告訴大家,森林裡面其實是一個非常豐富的生態系,而林鵰則是其中比較頂層的物種;林鵰存在,就代表這個生態系很健全、很豐富、有很多小動物可以讓牠每天抓到。
所以,重要的不是要大家來喜愛林鵰、保護林鵰,而是整個生態系最重要的就是森林生態系;尤其林鵰需要比較老熟高大樹木的森林,才能夠長久地活下去,但是像這種成熟完整的原始森林,在台灣已經越來越少了!雖然台灣現在不砍樹了,森林也保護得不錯,但森林遊憩卻太過綿密,常常一個山區裡,從地方政府到國家公園,都會興建許多步道,方便民眾到山裡走走;但步道過於綿密,也嚇走許多小動物。因此,如何讓部分山區能夠保留完全原始的狀態,使大自然裡的野生生物可以不受干擾地在其中滋養不息,或許才是這部林鵰生態紀錄片帶給大家最大的省思!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