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疾管署養6大毒蛇產血清 也教你認蛇種

  • 時間:2019-04-02 17:2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國維
疾管署養6大毒蛇產血清 也教你認蛇種
疾管署飼養200多條台灣6大毒蛇,取毒液製成抗蛇毒血清。(陳國維 攝)

根據統計,每年有1千多人遭毒蛇咬傷,疾病管制署今天(2日)開放媒體拍攝生產抗蛇毒血清的毒蛇飼養室,同時提醒民眾,清明連假到野外掃墓或登山,要打草驚蛇,自我保護。疾管署也和農委會防檢局合作,建置「毒蛇鼬獾咬傷救急資訊站」,提供民眾毒蛇與狂犬病鼬獾的出沒地點;民眾若遇到蛇,也可拍照上傳,網站可透過人工智慧技術,辨別蛇種。

拿起手電筒,疾管署人員正在巡視毒蛇飼養室,這裡是全台灣唯一生產抗蛇毒血清的地方,養的蛇種主要有龜殼花、赤尾青竹絲、百步蛇、飯匙倩、雨傘節及鎖鏈蛇。

疾管署科長鄭雅芬:『(原音)疾病管制署飼養了200條台灣的6大毒蛇,這6大毒蛇我們採取牠的毒液製成的抗蛇毒血清,一年大概有4千到5千瓶,而我們國人一年需要的用量是3千瓶到4千瓶之間,所以供應量絕對是充足的。』

疾管署在全國200多家醫療院所備有抗蛇毒血清,但這是醫師處方用藥,民眾如有需求,可善用「抗蛇毒血清儲備點查詢系統」,千萬不要購買來路不明的藥物。

防疫醫師劉宇倫:『(原音)台灣大概每年有1,000到1,400位的民眾被毒蛇咬傷,根據過去的文獻,假如是沒有在抗蛇毒血清的使用情況下,被毒蛇咬傷,致死率可以達6%。』

疾管署現在也和農委會防檢局等單位合作,建置「毒蛇鼬獾咬傷救急資訊站」,民眾可上網查詢毒蛇曾出沒的地點,甚至將拍到的蛇照片上傳,讓系統辨識是否為毒蛇種類,進一步建檔。

萬一不慎被蛇咬傷,疾管署呼籲民眾保持冷靜,記下蛇的外觀特徵,對傷口不冰敷、不用嘴巴吸毒液,而要脫掉飾品、包住傷口上緣,儘速就醫。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