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柏林圍牆倒塌30週年 德國舉行紀念活動

  • 時間:2019-11-09 21:02
  • 新聞引據:採訪、法新社、路透社
  • 撰稿編輯:張子清
柏林圍牆倒塌30週年 德國舉行紀念活動
波茨坦廣場殘留的柏林圍牆。(圖:維基百科)

德國今天(9日)舉行結束冷戰時代象徵的柏林圍牆倒塌紀念活動,德國總統史坦麥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在儀式上特別感謝歐洲東部鄰國,為促成這場人類史上重要的和平革命做出貢獻。

史坦麥爾今天在原本東西德交界處的貝爾瑙爾街(Bernauer Straße)柏林圍牆紀念園區,於紀念儀式上說:「與我們的朋友一起,我們懷抱著極大的感謝,緬懷30年前發生的事件。」

在今天的紀念儀式上,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以及來自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與捷克等國元首也蒞臨典禮。

史坦麥爾說:「若是沒有波蘭人、匈牙利人、捷克與斯洛伐克人的勇氣與追求自由的意志,東歐的和平革命,德國的統一等都不可能發生。」

在進行紀念儀式時,史坦麥爾與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與捷克等國總統,先後在柏林圍牆剩下的一小段遺址的縫隙,獻上玫瑰花。

然而史坦麥爾指出,正如歷史學者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所說,柏林圍牆倒塌的歷史事件並非是「歷史的終結」,政治制度的鬥爭仍持續進行,未來比起以往任何時刻都更加地不確定。

史坦麥爾說:「自由民主遭受挑戰與質疑。」他接著表示,這也就是為什麼德國與歐洲盟邦每天為了和平與統一的歐洲而繼續奮鬥,每個國家也必須善盡其責,克服各種困難。

梅克爾也在紀念儀式上,發表簡短致詞,她指出:「歐洲奠基的價值觀─自由、民主、平等、法治與尊重人權─都是不證自明的道理,這些價值觀必須獲得生命填補,並且一次又一次地予以捍衛。」

柏林圍牆建於1961年,全長160多公里,被視為冷戰時代分隔東方共產主義與西方資本主義的象徵。

1989年8月,匈牙利邊境衛隊首次讓來自東德的民眾,自由跨越邊境到奧地利,這項舉動也促成3個月後、同年11月9日的柏林圍牆倒塌,隨後東西德在隔年統一,東歐共黨政權也一個接著一個垮台,衝破鐵幕邁向民主新世紀。

然而30年後的今日,邊界和孤立主義並未終結。

研究指出,儘管柏林圍牆倒塌已有30年,但是德國東西兩邊的差距仍然無法拉近,貧富嚴重懸殊,引發社會矛盾。

此外,柏林圍牆倒塌已30年頭,隔離世人的圍牆仍未終結。人為的分隔再度興起,不但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計劃在美國和墨西哥邊界築牆,以色列政府也打算在約旦河西岸(West Bank)占領區興建隔離牆(Separation Wall),匈牙利也已在和塞爾維亞與克羅埃西亞的300公里邊界上,興建了反移民鐵絲網圍牆。

紐約國際和平研究所(International Peace Institute)的高級研究員諾弗塞洛夫(Alexandra Novosseloff)指出,全球的圍牆仍在,並且增加了好幾倍,現今的圍牆比30年前更多。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