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酒駕新制發威 半年內違規降幅逾2成

  • 時間:2020-01-03 11:54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吳琍君
酒駕新制發威 半年內違規降幅逾2成
酒駕新制去年七月上路後,因加重處分果然讓違規大降2成。圖為警方執行酒駕情況。(台北市警察局中山分局提供)

酒駕新制去年7月正式上路,除提高酒駕罰鍰、還可吊扣駕照,甚至沒入車輛,累犯及拒絕酒測者也將加重處罰,就連與酒駕者同車的乘客也將受到連坐處分。隨著年關將近,尾牙歡宴日多,交通部也在今天(3日)公布新制上路後,酒駕取締件數在5個月內降幅超過2成,但是「隔夜醉」違規酒駕的比例仍持續上升。

立法院去年3月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正案,除提高汽車酒駕違規罰鍰到最高新台幣12萬元;5年內兩度酒駕的累犯,也將重處機車9萬、汽車12萬罰鍰;拒絕酒測者也將重罰18萬,5年內再犯、每次加重18萬元罰鍰;並得吊扣機車駕照1到2年、汽車駕照2到4年,甚至沒入車輛;年滿18歲與酒駕者同車的乘客,也將連坐處以最高3千元罰金。

隨著年關將近,尾牙歡宴日多,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督導委員會執行秘書謝銘鴻也在3日公布酒駕新制上路以來的成效,顯示酒駕取締件數在5個月內降幅超過2成。謝銘鴻說:『(原音)從(民國)104年我們酒駕肇事的件數統計是6,658件,到去年的11月是3,725件,大概降了5成;第二個再看看,我們去年7月到11月的取締件數,在7月有8,546件,那11月份的時候下降到6,615件,降幅達到22.6%;移送法辦的也有下降,那7月份的4,849件,降到4,142件。』

儘管如此,由於大多數民眾誤以為,一覺醒來之後就會酒醒,因此在隔天上午開車上路、導致酒駕肇事的比例卻逐年攀升,尤其上午6到12時酒駕肇事的比例,已從5年前的11.8%上升到14.6%,呼籲民眾正視「隔夜醉」的問題,以免意外觸法受罰。

仁禾診所院長郭東恩也提醒,根據美國史丹佛大學的研究,亞洲人酒精代謝率不及歐美,台灣人的代謝率更只有歐美人的一半;加上福特汽車也做過實驗,宿醉後,即使血中酒精濃度是零,但受測者仍有潛在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因此即使民眾呼氣的酒精濃度未達0.15%的違法紅線,但開車還是有危險。建議民眾,如果只是小酌,也以休息半天再上路為宜;但若已喝到臉色泛紅,甚至酩酊大醉時,即顯示體內酒精代謝不足,最好還是休息一整天之後再開車比較安全。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