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4月至10月為蜱蟲活躍期 疾管署提醒留意病毒傳播

  • 時間:2020-04-17 17:57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蕭照平
4月至10月為蜱蟲活躍期 疾管署提醒留意病毒傳播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17日提醒國人,在戶外活動要避免蜱蟲叮咬,因為相關疾病沒有特效藥,只有支持性療法。(蕭照平 攝)

簡稱SFTS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其最高致死率有17%,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為了強化防治,不僅在15日將其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外,今天(17日)也特別提醒國人,在戶外活動要避免蜱蟲叮咬,因為相關疾病沒有特效藥,只有支持性療法。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今天表示,中國、日本、南韓較有蜱蟲叮咬而感染SFTS的問題,而台灣則是在去年11月才出現確診首例,考量候鳥遷徙因素可能使帶有病毒的蜱蟲進入台灣,加上4月到10月是蜱蟲主要活動期,所以疾管署決定把SFTS列為法定傳染病、加強監控。

林詠青強調,一旦被染有病毒的蜱蟲叮咬,不僅會有發燒、頭痛等症狀外,還會有出血以及血小板減少情形,根據國外研究指出,其最高死亡率有17%,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感染並沒有特效藥,只能透過支持性療法給予治療。

因此,他提醒民眾,前往草叢地就要特別留意防護,如果被叮咬千萬不要徒手拔掉,而是要用鑷子夾住蜱蟲口器再行摘除,傷口也要用肥皂洗過,倘若2週後,身體有出血點等不適症狀,一定要跟醫師說明活動史。

疾管署表示,蜱蟲是SFTS病毒主要的傳播媒介,民眾到郊外除了物理性的防護外,也可使用含有「敵避」(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成分的防蚊藥劑,以避免蜱蟲叮咬。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