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國青年女權運動第一個行動與第一炮(上)

  • 時間:2020-07-15 16:09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中國青年女權運動第一個行動與第一炮(上)
2012年2月14日情人節,在北京最繁華的前門大街,三個穿著婚紗的女生走在街頭,為受害者發聲,也讓公眾看到家暴這個議題的公共性。(圖: 作者提供)

【摘要】中國女權運動在2012年邁入了新的時期,從此,以青年為主體的運動進入了大眾的視野。而首先開啟這一篇章的,是兩個行動,「受傷的新娘」 和 「佔領男廁所」,這兩個行動在運動當中各具不同意義,並且確立了這個時期女權運動的特質和模式。


1995年召開的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為中國的女權運動創造了新的婦女權益活動者的社群、公民社會和各種議題的NGO、建立了基礎的學科基礎和屬於女權運動的議程,然而無法擺脫的是這一代對於體制的依賴,和始終限於精英小圈層的困境。雖然曾有人發問「為什麼沒有年輕人加入我們」,但是對於這一問題所做的嘗試十分有限。

對於兩個困境的探索:體制依賴和輿論漠視

這時,在2010年前後,一個叫「女權之聲」的組織的創立,開始探索不一樣的運動模式。「女權之聲」的前身叫「婦女傳媒監測網絡」,成立之初期望可以通過致力於對中國大眾媒體對於性別議題報導的數量和關注程度來監督媒體,提高媒體的性別意識。

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後發現,大眾媒體並不會因為一個邊緣組織的監督而自動關注女權議題。 「女權之聲」的創立者意識到女權主義者對於大眾媒體以及剛興起的社交媒體的議程,幾乎是沒有話語權的,所以一方面,「婦女傳媒監測網絡」亮出「女權之聲」的名號,成為中國社交媒體上第一個以「女權」身份亮相的自媒體,希望通過自媒體的話題運營來開拓話語空間。另外一方面,開始嘗試自己製造話題使得媒體不得不注意女權議題。

「女權之聲」同樣也意識到傳播不會是運動的終點,更需要的是制度性的變化,所以同時通過各種活動,培育出第一批青年女權主義者。這群青年大多具有邊緣者的身份,因為性別受到的各種歧視和壓迫自不必說,許多人因為性取向、性別認同、階級身份等始終處於邊緣當中。而東亞文化當中的集體主義、壓制個性的環境,也讓這些年輕人長期被壓抑。這些壓抑在運動當中找到了出口,也產生了巨大的變革力量,在此之前包括社會主義時期,主要的婦女活動家常常對於體制十分依賴,所以倡導方式更多是藉力於體制的權力去進行政策法律改變,但是這也導致了很多性別問題的「始作俑者」——這個體制本身——的責任被忽視。而邊緣者對於體制的壓迫性常常深有體會,所以更容易用更加靈活的方式,產生更大的能量。

而這種全新的方式,在「受傷的新娘」 和 「佔領男廁所」開始,初有體現。

第一個行動:「受傷的新娘」

2012年2月14日情人節那天,在北京最繁華的前門大街街頭,三個穿著婚紗的女生走在街頭,她們的婚紗上帶著血,臉上帶著傷,舉著「愛,不是暴力的藉口」 和「暴力在身邊,你依然沉默?」等等標語。媒體記者跟在旁邊,還有一些志願者在現場發散反家庭暴力的小冊子,向路人解釋有關家庭暴力的一些誤區。

這個行動源於在中國轟動一時的「李陽家暴案」,李陽是英語培訓機構「瘋狂英語」的創始人,因為其極端的言行和學習教學方法,成為當時中國紅極一時的人物。在爆出對妻子家暴之後,媒體因為他的名氣更願意去採訪他,發表他的觀點,而這個事件的受害者,李陽的妻子Kim的聲音,或者是對於家暴的深入討論,卻很少發出來。

所以當時在北京聚集的青年女權主義者們,在很短的時間內討論出這樣一個行為藝術,這個行動借鑒了土耳其組織的類似行動,用了2月14日這一個既是情人節,又是V-Day(終止性別暴力日)的日期,以抗議的方式為受害者發聲,也讓公眾看到家暴這個議題的公共性。

這個行動雖然在當時並沒有產生轟動一時的效果,但是之後,成為這個時期中國青年女權運動的符號,從它開始創立了接下來幾年女權行動者的行動模式——視覺化的、加上一些藝術元素的、具有衝擊力的、直接的資訊傳遞,抗議性表達,草根的、青年的主體。

作者》王青松  中國女權運動行動者,中國#Metoo運動及反就業性別歧視深度參與者和組織者之一,獨立撰稿者。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