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向山致敬滿週年 人數超載、高山環境退化問題多

  • 時間:2020-10-21 11:38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劉玉秋
向山致敬滿週年 人數超載、高山環境退化問題多
向山致敬週年檢討,立委籲正視高山環境退化,搜救人員過勞等問題。(劉玉秋攝)

政府宣布「向山致敬」政策滿一週年,民眾可自由親近山林,不用再「爬黑山」,但高山環境退化、搜救人員過勞等問題也一一浮現。山友團體與立委今天(21日)舉行記者會,呼籲行政院應積極研擬總量管制立法,登山商業團也應納管,並建立登山教育的培訓機制與人才庫,教導民眾正確使用搜救資源,才能確保登山環境永續。

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全面開放台灣山林的「向山致敬」政策上路後,雖然獲得熱烈迴響,但大量成長的登山人數也推升了山難救援數字,原先已不甚充裕的搜救人力更加吃緊。山友團體與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就高山環境退化、搜救人員過勞等問題提出「向山致敬週年檢討」。

資深山友黃鈺翔指出,肯定政府開放山林的方向正確,但開放至今造成的亂象源頭就是「人數超載」,許多知名高山景點因社群媒體與商業團大肆廣告行銷而吸引大批登山客造訪,但因無總量管制,導致品質日漸低落,呼籲政府應給予山域管理單位更多預算與人力,也應祭出分區管理,確保山林永續。黃鈺翔說:『(原音)大眾歸大眾、原始歸原始、自由山林、永續管理,我們需要分區管理,該大眾的地方盡可能加大承載量,盡可能把設施完善舒服,讓更多人可以親近山林,至於原本就原始不適合開發的地方應該進全力保留最原始、美麗的樣貌,為什麼台灣不能走出自己的特色。』

山谷登山會發起人蔡日興則以搜救能量提出建議,他認為開放山林政策後,政府應將搜索獨立出來,以減輕消防負擔。他指出,能夠執行山難搜索工作的最基本應該是具有登山探勘的能力,再加上蹤跡觀察與分析,但符合這樣資格的專業人士恐怕不多,所以人才的培訓應是第一要務,政府可考慮將消防單位執行搜索工作的參與時間明訂在地方自治條例中,減輕其工作負擔。

時力立委邱顯智也表示,目前許多登山團名義仍是「個人自主揪團」,但實際上已經發展成「類旅行社帶團」的商業營利模式,他建議觀光局應規劃對登山商業團模式逐步納管,以確保消費者權益。

此外,登山補給站負責人蔡及文也建議登山者要有自律精神,而政府也應更精進的建立登山教育專業人才培訓機制與人才庫,救難單位也要教育民眾正確使用搜救資源,全面培養登山教育。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