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無力下的區議會離職潮

  • 時間:2021-07-17 10:05
  • 新聞引據: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無力下的區議會離職潮
香港民主派陣營在2019年的區議會選舉中大獲全勝,如今卻已有逾半數議員請辭。圖為2019年11月25日多名議員當選人前往市政局百週年紀念花園聲援理大示威者。(圖:中央社資料照片)

曾經,我們為2019年的區議會選舉中勝出的本土派及民主派人士歡呼,甚至真的有人拿著香檳跟不認識的左鄰右舍分享,慶祝當區的同路人當選。然而在今年的七月,已有超過半數的區議員在政府壓迫下辭職,有人入獄、有人流亡。餘下的,有區議員表示會堅持和政府對抗,但他們面對的也是一個未知會否被秋後算賬的未來。

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同時令港人反中國支配情緒推向高峰,港人用盡各個渠道、行動向政府表達不滿。適逢2019年為四年一度的區議會選舉,我們以選票向一直稱我們為「少數反對派人士」的政府作出正面反擊。結果在全港452個議席中壓倒性取得超過380個議席,全港18區中主導了17區,將大量傳統建制派議員洗走。當時的我們普天同慶,希望做到以制度制衡制度,連同2020年的立法會選舉,一舉將「保皇黨」踢走,組成一個真正地為香港及香港人著想、發聲的議會。

然而,疫情爆發,香港政府多次以疫情為由,立法打擊街頭抗爭;到立法會選舉前夕,他們以同樣伎倆推遲立法會選舉。多名民主派議員為抗議政府的行動而集體辭職,其後大量政策在沒有民主派議員反對下快速通過。政府同時向一班曾參與「35+」的議員秋後算賬,多位議員被控以不同罪名紛紛入獄,因而令本來已有區議員身份的議員都被迫放棄區議員一職。

直至今年五月,政府再次立法要求全部區議員宣誓「擁護《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如區議員不符合宣誓要求或不宣誓,將會取消該名議員的資格,甚至可能追討上百萬港元的在任薪金與津貼;港府並表明有機會以「國安法」控告一些利用區議會平台「反對內地、反對政府、侮辱官員」的區議員。

此消息觸發香港民主派區議員離職潮,有議員直言因人身安全受威脅而辭職並流亡海外;有議員不願宣誓,同時也因為不可能退回逾百萬已花在市民及行政上的費用而辭職;有議員有感於自己無力改變政制而請辭⋯⋯至今,已經有超過半數民主派議員離任。

而表示會繼續留任的區議員,他們在接受媒體訪問時都表明自己只是「用生命作測試」,他們會繼續為港人發聲,留任的目的是「在剩餘空間內爭取最後一絲希望」。

曾經,在大勝那一天我們真的以為可以成功,因為我們有無限的決心,更重要我們知道有一班有同樣目標的手足一同奮鬥。但到了今天,我們不會責怪這些區議員的決定-即使他們好像在放棄、在離棄一班投票給他們並承諾會盡責服務的選民。但面對這個不可理喻的政府,他們的努力、堅持,我們都已經看到、感受到,明白在這個扭曲的制度及不公平的條件下,他們只會成為另一批極權下的犧牲品。而選擇留任的區議員,我衷心地感謝你們的堅持,祝你們平安。

作者》天使得得B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