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地緣政治動盪之中的日本國際戰略

  • 時間:2022-05-02 10:5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地緣政治動盪之中的日本國際戰略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出訪的國家順序,顯示日本的行動與美國在印太地區戰略佈局有互相拉抬的意涵。圖為岸田文雄(右)訪問越南,越南總理范明正1日在歡迎儀式上與岸田文雄並肩而行。 (圖:中央社)

去(2021)年10月才上任日本首相的岸田文雄,從今(2022)年1月首次出訪澳洲,卻非美國;3月出訪印度及柬埔寨;亦即將在4月底起陸續出訪印尼、泰國、越南以及5月的英國、義大利等國家。由這一系列岸田出訪的國家順序,顯示日本的行動與美國在印太地區戰略佈局有互相拉抬的意涵。

在去年美國主導下與英、澳所組建的AUKUS(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成員中雖無日本,但澳洲卻是日本自衛隊第二個提供「武器防衛」的國家,與美、澳的密切關係自不在話下,澳英美日的同盟關係儼然已經成形。

日本出訪國家皆與美欲拉攏標的國密切相關:印度、印尼、泰國、柬埔寨

印度是目前美國拉攏的國家中(東南亞國家除外),與西方聯盟最若即若離的不確定因素;而柬埔寨不僅是今年東協的輪值主席國,更屢屢對緬甸軍政府伸出友善之手,且多次表示願意考慮接納軍政府代表出席在金邊所舉行的一系列東協會議,這也讓柬埔寨在處理緬甸問題上與美歐國家的做法存在「失溫」的情形。

從過往的歷史脈絡觀察,印尼及泰國對於美國而言,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與其關係反反覆覆;特別是印尼,從雪蔓、康達以及布林肯等人在短短的時間內便造訪三次即可得知。而印尼對於美國的不友善態度更為強烈,其媒體《雅加達郵報》曾直接在評論文章指出,印尼與美國的關係是「戰略合作夥伴」而非盟友。泰國過往雖是美國的盟友,但在2016年川普上任後與其往來並不熱絡,與美關係自然趨於涼淡,日本的造訪無非為自己也為美國在印太戰略上積極拉人入群。

日本在印太戰略步調上綁定美歐 提速戰略正常化目標

自2月烏俄戰爭爆發以來,日本隨著美歐聯盟對俄羅斯積極制裁,日本自衛隊更對烏克蘭提供防彈背心、防寒衣、頭盔、無人機等軍事裝備與物資,此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須遵守憲法中和平理念框架下,對受武裝攻擊的國家提供軍事裝備確屬罕見,日本近年來解禁「武器出口三原則」,轉為「防衛裝備移轉三原則」,以及在去年岸田上任首相後便疾呼修憲,提出四項修憲主張,包括增設「緊急事態條款」,欲讓自衛隊合於憲法之規範等事宜,不僅望在軍事上欲擁有自主性,未來若與盟軍合作亦有其正當性。換言之,日本積極融入西方盟國近年來的印太戰略中,不外乎有其戰略正常化的成分存在。

重新定位與中國及俄羅斯的關係

烏俄戰爭導致世界局勢產生地殼變動。過往的歷史讓日本與中國之間在民族情結與議題上處於未必一致的情況;與俄羅斯之間,更在北方四島的爭議上周旋多年,以故日本多與中、俄間的關係儘量避免同時雙線作戰,一動則一靜、一熱烈則一冷卻。

如今,俄羅斯因與烏克蘭開戰多日,普丁一人單挑半個地球國家,俄羅斯的國力轉趨衰微亦自此開始,這讓日本重新定位對俄的戰略;而中國在被與西方國家不斷與俄羅斯掛鉤在一起的情況下,所有的行爲都遭貼上「挺俄標籤」,此時此刻對於日本而言,皆是在「倚美、傍歐、自立」情形之下,得以將地緣政治戰略轉趨積極與強勢的大好時機。

日韓關係的修復 亦有助西方聯盟印太戰略拓展

日前韓國候任總統尹錫悅遣代表團前往日本,希冀在目前烏俄戰爭的氛圍下改善兩國長期以來不太和睦的關係。親美派的尹錫悅與想要積極作為的岸田,在美國將重心移往印太後,適時把握機會,鞏固東北亞勢力共同抗衡中國,並且也為拜登首次的亞洲行(先赴南韓會見尹錫悅、再到日本召開QUAD實體領袖峰會),兩國預先協調與溝通,望在QUAD峰會前,日韓兩國先有共識,即便尹錫悅上任後無法立即進入QUAD,但亦可趁此機會建立準戰略合作的盟友關係。

2006年時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拋出戰略觀念尚未成熟的「自由與繁榮之弧」構想;2012年再度出任首相的安倍,再度提出「亞洲民主安全之鑽」隔年便有「印太」的概念,號召籌組美國、日本、澳洲、印度「四國菱形連線」,雖然當時並未得到美國的回應;但時間未隔太久,2017年時任總統的川普首次出訪亞洲時,便宣布打造「自由開放的印太願景」,並在同年重啟QUAD,美國自始將戰略重心逐漸移往東亞。

日本的印太戰略進程以「中心化、去中心化、回歸中心化」的構想擺盪,不僅是為因應美國及歐洲在印太地區的理念連結,更欲適時主動連結東協國家,試圖為印太戰略提供更強烈鞏固的支撐。但在烏俄戰爭,各國民粹主義及選舉導致政黨勢力消長、經濟通膨、物價、能源壓力逐漸加乘的情勢之下,QUAD、AUKUS等同盟關係是否仍堅固且有效存在,勢必須需要深入觀察。

作者》許慧儀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