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缺乏互信的日中關係 「岸習會」會舉辦嗎?

  • 時間:2022-11-11 13:21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缺乏互信的日中關係 「岸習會」會舉辦嗎?
倘若「岸習會」可以順利舉辦,這會是事隔三年後,2019年以來兩國領導人再度碰面。(路透社/達志影像)

近年來,日本與中國關係持續下探,今年正逢兩國建交五十週年,雙方對此議題的態度卻相當低調,沒有舉辦大型的慶祝活動,官方互動更是冷淡;不過,日前有消息傳出,日方有意安排首相岸田文雄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時間點可能會落在11月中下旬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或「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會議,屆時以場邊會晤的方式來進行。倘若「岸習會」可以順利舉辦,這會是事隔三年後,2019年以來兩國領導人再度碰面,以及這會是岸田文雄與習近平首次以元首身分見面,是否對日中關係有所影響,值得關注。

缺乏互信 「岸習會」難改善日中關係

中共進入二十大,習近平展開第三任期,他是自改革開放以來,首位延任三個任期的中共領導人,沒有意外的話,今年11月中旬的G20峰會,會是他以三連任之姿出席的首場國際活動,能和其他大國領袖見面,作為進入習近平全面掌權時代的象徵,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幾乎可以確定,習近平將會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G20峰會中舉辦場邊會晤,雖然不會上演美中兩國大和解的戲碼,但至少代表兩國競爭關係仍有溝通跡象,相同邏輯放在日中關係也是一樣,習近平有機會在G20跟岸田文雄見面嗎?

當然,從中國的角度來看,習近平能在G20峰會中,先後與美、日兩國元首見面對話,他自然不會排斥會晤的機會,甚至是會積極促成,主要原因在於,可以作為對外宣傳「全球圍堵中國」出現裂解的表徵,就如同前不久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訪中的意義一樣,西方國家仍必須看重中國的經濟價值,目前美、日兩國又是「抗中」的標誌性國家,舉辦雙邊元首峰會,不可能會出現爭鋒相對的畫面,講求「和諧」的外交禮儀,就算是各說各話、完全沒有交集也沒關係,至少藉此表述中國的立場。

相對的,對日本來說,藉由「岸習會」也是有政治盤算,尤其是轉移岸田內閣不斷下滑的施政滿意度,不過,日本同美國一樣,不太可能會在會晤中改變對中立場,應當仍會重述「競爭又合作」的論調,認為日中兩國在某些議題上可以保持合作的空間,建立建設性和穩定的關係,強調雙方在各個層面有對話的機會。顯然,日本既然對「岸習會」有所期待,自然也不會破壞領導人會晤的氣氛,只是,這樣空泛的對話內容對緩解兩國關係沒有實質的幫助,對話後依舊維持對抗的關係。

無亮點的日中建交五十周年 黯淡收場

不過,「岸習會」能否順利舉辦,恐怕仍需要克服許多問題,尤其是針對「台海議題」的立場,這一直是影響兩國關係的最大障礙,縱然日方仍會重申「一中政策」不變,但是,日本國內對於「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認知甚深,成了日中兩國往來的障礙,再加上長久以來歷史性的矛盾,以及對於釣魚台島嶼的主權爭議,就算今年是兩國建交五十周年,也無法作為化解兩國分歧的契機,更不用說,日本作為美國圍堵中國的堅實盟友,日中兩國毫無互信基礎,能達成的共識相當有限。

事實上,日中兩國都有相互利用的空間,經濟上,中國需要日本的生產技術,日本也不敢輕忽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政治上,日本可以協助中國改善與西方的關係,中國則可以發揮壓制北韓軍事威脅的作用,只是,這都很難有突破的具體作為,而國際社會也會放大檢視中國的任何言行,當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的政治報告中,再度強調絕不放棄使用武力,這都增添了各國對中國的不信任,對日本來說,更是擔憂中國片面破壞區域現況,尤其是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連帶影響日本的國家安全。

持平而論,「岸習會」舉辦的可能性不低,既然「拜習會」極有可能會登場了,那習近平沒有理由不跟岸田文雄見面,除非行程緊湊到沒有空間,G20峰會結束後還有APEC會議,不無可能會以短暫的對話形式來呈現兩人的會晤,更何況在多邊場合中,岸田文雄跟習近平要禮貌性的互動並不難,形式意義大於實質意義的領導人會晤,對於整體形勢發展並不會帶來天翻地覆的影響,更不用說,兩國也無法藉此會晤來改善關係,唯有表現出雙方仍有互動溝通的一面,雙方各自心知肚明。

雖然舉辦「岸習會」的實質效益不高,但仍可以從對話中嗅出各自對於外部情勢的判斷,習近平可能會對日本表達加入CPTPP的意願,這表示中國正面臨著美國籌組全球供應鏈的壓力,除此之外,岸田文雄也可能會表達對於中國今年八月對台軍演的意見,尤其是不滿飛彈疑似掉進日本經濟海域一事,意味著日本相當在意周邊情勢的穩定。總而言之,無論「岸習會」是在G20場邊舉辦,或是在APEC會議時登場,都難以改善兩國關係,要取得共識更是難上加難,倘若「岸習會」無法登場,日中建交五十周年也只能黯淡收場。

作者》吳瑟致 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副秘書長、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