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美國擊落中國間諜氣球 對台灣抗衡中國軍事威脅的啟示

  • 時間:2023-02-09 17:01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美國擊落中國間諜氣球 對台灣抗衡中國軍事威脅的啟示
間諜氣球事件已加劇美中的猜忌與不信任。(示意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美中關係陷入谷底,因為一台中國的間諜氣球闖入美國領空,最後被美方以飛彈擊落後,據傳又有一台間諜氣球出現在拉丁美洲的上空,中國在國外施放氣球監測各國的動作,受到全球關注,就連德國都感到壓力,開始關注領空是否也遭到中國間諜氣球的侵入。目前仍無法具體掌握中國間諜氣球在全球分布的狀況,不過,國際社會擔憂美中兩國會不會因此爆發軍事衝突?全球安全問題浮出檯面,隱約有冷戰時期美蘇相互對峙的氛圍。

中國間諜氣迫使美國強硬

中國的間諜氣球闖入美國領空,惹得美國相當不開心,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因此取消訪中計畫,白宮也旋即派出戰機將氣球擊落,顯然,美方並不接受中方的解釋,認為該間諜氣球上面有螺旋槳,不可能是因為天候狀況而不小心飄錯了方向;此外,中國國防部在氣球被擊落後,警告美國將會採取後續處理動作,中國態度大轉彎,更讓美國認為是中國心虛使然,美中雙方早已互信不足,如今氣球事件導致關係愈演愈烈,外界擔憂兩國會不會因此爆發軍事衝突。

美國打撈中國偵察氣球碎片照片曝光。 (圖:美國海軍)

美國對中國間諜氣球的反應會如此激烈,主要原因是基於國家安全,以及對維護國際秩序的考量,尤其中國有意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霸權,這從川普(Donald Trump)時期開始,就已經把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到了拜登(Joe Biden)上任後,除了延續川普的抗中路線,更積極在國際場合中佈局圍堵中國的策略,對美國來說,抗衡中國威脅已在國內是跨黨派共識;換言之,美國不可能因為要緩和美中關係,而放任中國各種有違全球穩定的行為,特別是侵害國家主權的動作,當然偵測氣球闖入美國領空更不能接受。

其實,對美國來說,對於間諜行徑相當敏感,早在拜登上台之前,就因為中國駐美大使館涉及間諜活動而動怒,不但要求中國大使館關閉,更引發美中雙方採取報復性撤館的外交衝突,當時讓外界相當關注的是,兩國會不會因此陷入斷交的邊緣。此外,拜登政府也陸續對中國展開科技戰,嚴禁政府部門使用中國製的電子產品及數位程式,更推出「晶片法案」,為的就是切斷中國取得高階技術,打造排除中國在外的全球供應鏈,如今中國間諜氣球大剌剌出現在美國上空,已是踩到美國的紅線。

美中對抗加劇 全球陷新冷戰

回顧歷史,二戰結束後,全球進入美蘇對抗的冷戰時期,1960年的5月,當時美國洛克希德公司(Lockheed Corporation)生產的高空偵察機,從巴基斯坦的空軍基地起飛,沿途拍攝蘇聯的洲際導彈基地,不料被蘇聯導彈擊中,蘇聯將飛行員活捉,並保留了偵察機上的照相機,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Dwight Eisenhower)誤以為偵察機已摧毀,以及飛行員已身亡,對外辯稱偵探機是美國太空總署的「氣象飛機」,最後被蘇聯反駁打臉,間接導致後來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有趣的是,這次角色互換,美國是受害者,中國則是始作俑者。

時空回到現在,中國間諜氣球讓美中關係呈現相當尷尬的狀態,中國對於美國擊落氣球一事相當不滿,警告將保留使用必要手段,言下之意,難道中國也會有相同的手段來回擊嗎?倘若美國無人機進入中國的領海或領空,例如在南海島礁附近,中國也仿效美國採取飛彈擊落的話,這是否會讓整體局勢更為複雜?更加不穩?甚至是重蹈美蘇冷戰時期的軍事對峙,台海情勢絕對是首當其衝,會不會再現台海版本的「古巴飛彈危機」?恐怕這會開啟全球「新冷戰」局勢,美中陷入開戰的風險增高。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會認為美國也有對全球各國進行偵查,為何中國就不可以?顯然,中國試圖要模糊「闖入他國領空」的事實;此外,南海屬公海自由航行是國際慣例,這完全不同於「國家對領空、領海、領土」不受侵犯的原則。問題是,近年來,中國試圖消除台海中線的默契,軍機軍艦不斷有擾台動作,美方擊落中國的間諜氣球,會對中國產生什麼啟示作用?如果台灣也擊落出沒在台灣領空的中國間諜氣球?勢必會擴大兩岸衝突,這次氣球事件所衍生出的後續效應,值得關注。

台灣該如何看待這次美中衝突的意涵?首先,必須正視美中關係已回不了頭,短期內,爆發直接衝突的可能性並不高,不過相互競爭的態勢勢必愈演愈烈;其次,台灣該如何因應中國步步逼近的軍事恫嚇,特別是中國一再塑造「灰色地帶效應」,弱化台灣的危機意識,甚至在台灣內部形塑以「疑美論」爲主軸,「不在美中之間選邊站」的認知,這樣的認知作戰,恐怕會對台灣國家安全及獨立自主帶來衝擊。美國對於中國的疑慮相當深,認為這攸關著台海和平穩定,也將牽動著全球情勢發展,台灣應當審慎面對。

作者》吳瑟致 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副秘書長、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