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2024門票到手 學者:賴清德需嚴陣以待中國資訊戰

  • 時間:2023-04-13 17:04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劉玉秋
2024門票到手 學者:賴清德需嚴陣以待中國資訊戰
副總統賴清德在中共環台軍演甫落幕之際正式取得代表民進黨參選2024總統大選的門票,其兩岸論述備受關注。(圖:賴清德臉書)

副總統賴清德在中共環台軍演甫落幕之際正式取得代表民進黨參選2024總統大選的門票,其兩岸論述備受關注。學者認為,賴清德獲得提名後的談話中,強調延續蔡英文總統路線、台灣沒有統獨問題,是定調兩岸論述往中間靠攏,打安全牌,這是問鼎2024總統大選、爭取絕大多數民眾支持的起手式,符合預期。不過,中共對台的資訊戰還未出手,賴清德陣營未來必須嚴陣以待各種攻擊。

定於一尊 賴清德成功拿到2024大選門票

民進黨中執會正式提名兼任民進黨主席的副總統賴清德代表民進黨參選2024年第16任總統,賴清德一身黑色西裝,繫上深藍色的總統府建築百週年紀念領帶,在民進黨各縣市首長、地方黨部主委、立委的一片掌聲中亮相,他與所有黨公職手握拳齊喊「Team Taiwan挺台灣」的口號,營造民進黨定於一尊的團結氣勢,也正式為2024大選敲出序幕。

而賴清德在蔡英文總統訪美後引發中共不滿「圍台軍演」及前總統馬英九訪中引發諸多爭議下,正式取得2024總統選戰門票,其兩岸論述格外備受關注,也被外界視為進軍總統府的最大挑戰。


兼任民進黨主席的副總統賴清德與所有黨公職手握拳齊喊「Team Taiwan挺台灣」的口號,營造民進黨定於一尊的團結氣勢,也正式為2024大選敲出序幕。(圖:中央社)

直球對決 兩岸論述定調無統獨問題 民主才是最大共識

賴清德披上民進黨2024總統參選人的戰袍後所發表的談話,大篇幅闡述兩岸論述。他強調,絕大多數民眾反對統一、也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九二共識一國兩制;台灣沒有統獨問題,民主才是台灣人民最大的共識。賴清德也提到,2024年不是戰爭與和平的選擇,而是民主與專制的抉擇,唯有持續壯大中華民國台灣,守護民主自由現狀,才是正確道路。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董立文表示,未來對台灣來說,的確不是統與獨的選擇,他認為賴清德的談話凸顯未來國內政局的重點將聚交在「台灣是不是中國的一部份」。董立文說:『(原音)它的確就是專制跟民主的選擇,可是現在專制跟民主的選擇在很多地方會被包裝是統獨選擇,這是不對的。其中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台灣是不是中國的一部份」這個必須要做民調,看起來未來國內的政治、台灣的前途會聚交在這一句話。』

延續蔡英文路線 向國際傳達重要訊號

民進黨政人士則指出,年輕人對於民主保衛的態度在2020總統大選已經清楚展現,再加上俄烏戰爭後,大家對於兩岸間的軍事衝突有些擔憂,但長遠來看,民主體制才是台灣最堅強的堡壘,台灣的民主自由不僅是共識,也是不容挑戰的底線。黨政人士表示,賴清德的參選聲明與1月間就任黨主席的談話並無巨大差異,兩岸論述一致,但是現在正式成為總統參選人,他必須以更大格局看待台灣路線上的選擇。因此,賴清德談話時的口氣、語調、手勢皆展現更堅定的立場,同時向國際傳達,他會延續蔡英文路線、延續與民主夥伴的合作的重要訊息。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也認為,賴清德的兩岸的論述就是延續蔡英文的路線,這也是長期符合台灣主流民意與政治的現實,她認為賴清德的參選聲明不僅僅只是個起手式,更是可以長期被觀察的言行。吳思瑤說:「(原音)我要強調這不是他兩岸政策的起手式,這是他長期相關的論述,而且有具體作為可以參照。延續蔡英文的路線,讓台灣真的成為用民主來團結國家,用民主來優化治理、用民主來促進和平,未來的作為都可以持續檢視賴清德的相關主張。」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右)也認為,賴清德(左)的兩岸的論述就是延續蔡英文的路線,這也是長期符合台灣主流民意與政治的現實。(圖:吳思瑤臉書)

賴清德兩岸路線起手式走「安全牌」 成功去除台獨標籤?

不過,賴清德強調蔡英文路線、維持現狀,是否足以化解過去所謂「務實台獨工作者」的疑慮,讓台灣民眾、美方、甚至國際信任?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陳方隅認為,賴清德不可能利用一場演講就化解各方疑慮,讓台灣民眾及美國放心,他認為這場演講只是宣示他正式問鼎2024總統大位的起手式,雖然「延續蔡英文路線」的「安全牌」無法讓深綠支持者滿意,但符合絕大多數民眾的預期。陳方隅說:『(原音)但是深綠選民應該會不開心,但是這個不開心也是可以理解,現在最主要選舉就是要取得最多數人的同意,往中間靠攏可以預期,蔡英文路線其實就是往中間靠攏,就是走一個比較穩健、讓國際社會放心的路線,賴清德選擇的路線當然也是最理性的選擇。』

學者:中共對台兩手策略 賴清德需嚴防資訊戰

陳方隅也進一步表示,賴清德的起手式打出安全牌,但能不能減緩親中派操作「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及中共對台所發動的輿論戰,還值得觀察。他分析指出,中共去年二十大的對台政策有不小的調整,近來一方面力邀台灣包括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前總統馬英九等政要訪中,但中共軍演後又隨即宣布在台灣北方劃設禁航區,以及公告將對台灣展開貿易壁壘調查,調查結果最晚恐持續到明年總統大選前一天,中共大玩兩手策略,但是資訊戰還未開始,賴清德陣營必須嚴陣以待各種攻擊。陳方隅說:『(原音)但是在資訊戰、宣傳方面還沒開始,接下來一定會開始,所以賴清德團隊想要去化解這些當然還遠遠不及這場演講,減緩各種攻擊還遠遠不夠,因為接下來還有各種招式要出。』

而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秘書長王智盛則說,如果2024總統選舉的戰場是在兩岸政策,賴清德目前的論調比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提出的強國等距,或是新北市長侯友宜的3D原則,要更貼近現實與台灣主流民意。他建議其他陣營的總統參選人必須好好思考如何提出說服民眾、甚至支撐2024大選的兩岸論述,因為2024總統選戰的兩岸政策效應已經存在。

兩岸政策、民生經濟內政 進軍總統府的內外挑戰艱鉅

除了兩岸論述是2024大選必考題外,陳方隅也引述美國前總統柯林頓1992年競選時的名言「笨蛋,問題在經濟」,提醒賴清德目前雖然取得選戰相對優勢的位置,但對於貧富不均、青年低薪、高房價等問題也必須好好處理,因為外交政策固然重要,但民眾更在意民生經濟相關的內政問題,民進黨若沒有處理得宜,恐怕也會流失選票。

賴清德歷經3年多的精準布局再度挑戰2024總統大位,這次搖身成了眾望所歸的綠營最強人選,相較其他主要陣營的總統提名還渾沌不明,民進黨已經整裝完畢、準備出發,賴清德已取得「先發優勢」。但賴清德未來仍可能面臨「藍白夾殺」、執政黨無可迴避的包袱、甚至黨內立委提名的折衝等挑戰,賴清德邁向總統府之路仍非坦途,能否帶領「Team Taiwan」持續拾級而上,最後成功攻頂,有待賴清德大顯身手、過關斬將。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