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日本失落翻版?經濟差、不消費 中國通縮風險飆升

  • 時間:2023-06-13 09:52
  • 新聞引據:採訪、華爾街日報
  • 撰稿編輯:陳文蔚
日本失落翻版?經濟差、不消費 中國通縮風險飆升
中國房地產急凍,疫情後經濟也未如預期恢復活力,失業率增加,導致民眾不敢消費,面臨通貨緊縮的風險正在上升中。 (路透社/達志影像)

當西方還在討論是否要繼續升息抗通膨之際,中國需要擔憂反倒是通貨緊縮的風險。《華爾街日報》報導,從中國5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創七年來最大跌幅,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則是處於停滯來看,經濟學家表示,沒有通膨壓力意味著,若經濟不快速回升,那麼中國可能會面臨一波通貨緊縮,也就是物價下跌,但這對西方卻不是壞事,因為中國商品價格下降將有利抑制西方通膨。

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最新經濟數據顯示,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0.2%,低於市場預估的0.3%,而5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則年減4.6%,跌幅大於市場預估的4.3%,也低於4月的3.6%,為連續第8個月下跌,亦為7年以來最大跌幅。

對此,經濟學家擔憂中國面臨的通貨緊縮風險正在上升,一旦通貨緊縮若持續,可能會抑制經濟增長,而且將難以擺脫。經濟學家認為,雖然中國可能不會陷入持續的通縮,但決策者需要採取進一步行動來避免這種風險並讓經濟再次恢復活力,並呼籲中國政府可以透過調降利率、讓人民幣貶值、或向家庭和企業提供資金或提供其他支出刺激等方式因應。

中國通縮對西方並非壞事

野村(Nomura)證券駐香港的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在最新一份報告指出,預估中國境內銀行最快將在本周調降關鍵利率。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日前也表示,央行將使用其政策工具來支持經濟和促進就業。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中國的通貨緊縮對西方未必是壞消息,因為西方從中國進口的商品正在降價。瑞聯銀行(Union Bancaire Privee)駐香港的高級亞洲經濟學家宣凱(Carlos Casanova)指出,在某種意義上,中國已在向世界輸出通貨緊縮。他表示,這可能有助於緩解美國聯準會(Fed)等一些央行的打通膨壓力。

除了因俄烏戰爭而價格飆漲的大宗商品價格開始回跌的因素之外,中國的困境背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中國境內外的支出不足,包括中國工廠正在降價,因為外國人在一連串升息之後對採購中國商品買氣降溫,疫情鬆綁後的消費狂歡並未出現,而中國境內的房地產不景氣也正在抑制消費。

居民存款增速將是觀察指標

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貼文也認為,美國持續升息,全球需求降溫,而中國又是世界最大出口國,出口一定受影響。再加上美國與中國利差擴大,投資人買美國國債殖利率5%,高於中國10年期債券殖利率2.9%以及人民幣存款利率的狀況下,資本越容易外流。同時人民不敢消費,反而努力還債和存款,這正好是日本失落30年的病灶。

謝金河認為,居民存款上升的速度及力度將是觀察指標,若居民存款増速不減,這是惡化的徵兆。他也舉日本1990年開始泡沫經濟為例,日本人努力還錢,銀行不良資產暴增,銀行頻倒閉,這個去槓桿持續25年。而現在中國才要開始面對房地產泡沫及去槓桿的調整,如果出口衰退,失業率上升,消費力下降,拉動經濟的三頭馬車都無力,接下來地方政府財政壓力,人口老化問題也會接踵而至,日本30年前的失落,下一棒可能輪到中國!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