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必看!當代藝術館「你好,人類」特展 一場絕佳AI素養思辨展

  • 時間:2024-01-27 10:22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江昭倫
必看!當代藝術館「你好,人類」特展   一場絕佳AI素養思辨展
台北當代藝術館最新特展推出的《你好,人類!Hello, Human!》特展,探討AI與人類的複雜關係。圖為2023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獎金尼卡獎的作品《刪不了的符號》系列,反映中國在微博上無止盡審查帶來的影響。(江昭倫 攝)

如果說舉辦展覽是為了觸動參觀民眾思辨,那麼台北當代藝術館最新推出的《你好,人類!Hello, Human!》特展,無疑是一場能帶給民眾絕佳AI素養的思辨展,展件包括Jason M. Allen以AI生成圖像奪下藝術大獎卻引發高度爭議的《歌劇院空間》作品,以及香港藝術家孫詠怡反映中國在微博上無止盡審查帶來的影響,還有摘下2023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獎金尼卡獎的作品《刪不了的符號》系列,都反映出AI浪潮來襲,對人類生活帶來的預言、想像、不安與憂心。

ChatGPT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的問世,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從個人生活擴散到全球各產業,AI與人類的界線也越來越模糊,關係變得越來越複雜,如同打開潘朵拉的盒子。

台北當代藝術館最新推出的《你好,人類!Hello, Human!》特展,由香港新媒體藝術家林欣傑與台灣新媒體藝術工作者蔡宏賢共同策展,匯聚16組國內外重量級藝術家作品,以多樣觀點詮釋並省思AI人工智慧衝擊下的各種議題。

其中, Jason M. Allen以AI生成圖像奪下藝術大獎引來高度爭議的《歌劇院空間》作品,是一大亮點,除了展出這件全球話題之作,展覽更首度將藝術家以AI生成創作提出版權申請的法律辯論文件一同展出,儘管美國著作權局最後判定拒絕將該作品納入著作權保護範圍,但辯論中涉及的科技、創意、智慧財產權的複雜性,卻並未因此而有最終定論。策展人林欣傑:『(原音)我們來討論說,好,我們已經會設定為人工智慧超越科技的本身,也許它可以越來越像一個人,甚至是取代人,所以才有這個討論存在,而如果它單純是一個科技的話,那根本就不會有這個討論。』


Jason M. Allen以AI生成圖像奪下藝術大獎引來高度爭議的《歌劇院空間》作品,以及藝術家以AI生成創作提出版權申請的法律辯論文件。(江昭倫 攝)

北馬其頓一個擁有4萬居民的韋萊斯區(Veles)是著名的假新聞製造產業中心,甚至大大影響了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另外,韋萊斯當地流傳一份 1919 年的神秘考古書《The Book of Veles韋萊斯之書》,當時考古發現一組神秘的斯拉夫木板,被認為是神明韋萊斯的歷史,但後來卻被認定是偽造的。攝影藝術家班尼克森(Jonas Bendiksen)前往該地,將這兩個不同的「韋萊斯」故事交織在一起,利用3D虛擬人物加上ChatGPT生成進行惡作劇,創造新版《The Book of Veles》,也在這次展覽中展出,希望喚起科技時代下虛實難辨的省思。


攝影藝術家Jonas Bendiksen《The Book of Veles韋萊斯之書》,將被視為製造假新聞產業中心的北馬其頓韋萊斯城市的故事,結合3D虛擬人物與AI人工智慧生成文字,盼喚起科技時代虛實難辨的省思。(江昭倫 攝)

另一件作品《花葉病毒》,藝術家安娜・里德勒(Anna Ridler)利用AI技術生成鬱金香生長週期與花朵特色,頻道中每個影像呈現都展示比特幣價格操控單一鬱金香,隨著市場波動而產生變化,由於17世紀「鬱金香狂熱」被視為歷史上首次投機泡沫,該作品反諷的正是當今被大量炒作的NFT數位藝術市場。

策展人蔡宏賢說,AI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只會越來越深,該如何看待AI與人類共存的議題,「你好,人類!」展覽可以帶來非常多面向的討論。蔡宏賢:『(原音)如果我們要談AI素養來看,這個展覽是非常好,對,因為它有很多的議題。』

「你好,人類!Hello, Human!」特展即日起展出至5月12日,展覽期間,也將舉辦系列講座、AI工作坊與多場導覽活動,邀請民眾更深入了解我們身處的AI時代。


藝術家Anna Ridler《花葉病毒》錄像裝置作品,反諷當今大量炒作的數位藝術市場。(江昭倫 攝)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