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新社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今天(8日)在結束於中國舉行的一系列高層會談時表示,美國「不會接受」定價過低的中國商品湧入全球市場,進而對各地的工業造成打擊的情況。
葉倫今天將結束為期4天的中國訪問,她在前幾天於廣州和北京與中國官員及商界領袖的會談中,多次對中國工業產能過剩的風險提出警告。
華盛頓擔心的是,隨著中國政府的支持所創造的更多產能超出了全球市場的吸收能力,像是中國太陽能面板和電動車這些產業的低價出口激增,可能會抑制其他地方這些產業的成長。
葉倫今天表示,十多年前,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導致大量低於成本的鋼鐵湧入全球市場,「摧毀了世界各地和美國的產業」。
葉倫在記者會上表示:「我已經明確表示,(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我不會再次接受這項現實。」她補充說,美國的盟友和合作夥伴也有類似的擔憂。
在這次訪問中,葉倫除了在她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累計長達約11小時的會談中就這項問題進行討論外,她也向中國總理李強提出這項問題。華盛頓希望,這麼做能夠將這些擔憂傳達給中國的最高決策層。
葉倫表示,她尤其擔心中國家庭消費疲軟和企業過度投資等「失衡」問題,而「政府對特定產業部門的大規模支持,加劇了這種失衡」。
但根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北京方面予以反擊。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稱,華府對於中國產能過剩的擔憂「毫無根據」。
在葉倫對中國最新一次的訪問之際,美中關係趨於穩定,雙方並願意在氣候變遷、債務重組和反洗錢等議題上合作。
兩國也同意開放溝通管道,針對產能過剩問題進行進一步談判。
但根據官方新華社報導,李強稍早告訴葉倫,華府應該從「客觀」及「市場導向」的角度看待產能問題。
葉倫指出,產能過剩的擔憂不會在1周或1個月內解決,但強調面對這項問題將對中國長期的生產力和成長帶來正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