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4/15花2400萬購電救急挨批 台電:發生大停電損失更大

  • 時間:2024-04-19 17:06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謝佳興
4/15花2400萬購電救急挨批 台電:發生大停電損失更大
台電15日傍晚因多部機組跳機,使得系統瀕臨限電,使得台電以每度最高12元購電應急,共花費約新台幣2,400萬。(圖:中央社)

台電15日傍晚因多部機組跳機,使得系統瀕臨限電,台電總經理王耀庭今天(19日)出席工研院活動時透露,15日當日以每度最高12元購電應急,共花費約新台幣2,400萬。對於外界質疑撒幣救供電,台電傍晚回應,需量反應機制1979年就已經實施,並非近年才有,且作為大型機組故障時的短時間應急之道也是世界各國常見,若在緊急時刻不以此應急,造成大範圍停電,才會造成更大影響。台電還說,光是半導體龍頭台積電一家公司就已經因為地震估有30億元損失,更遑論其他產業合計的影響,短時需量購電仍是較好選項。

台電表示,台電1979年開始就參考國外經驗,以需量反應措施引導用戶用電,日本、韓國、美國、英國等各國電業也普遍採行類似做法,以台積電為例,台電也不是要求台積電少用電,而是用戶啟動自備發電機,沒有少用電,只是暫時少用台電提供的電。

台電也強調,並非所有需量競價都是以上限價格每度12元得標,以去年統計為例,需量反應措施共抑低用電9.1億度,平均每度成本2.16元,佔台電全年成本不到0.2%。

針對部分人士認為應打造更多電力機組,避免短期故障,台電則分析,去年因應緊急狀況採需量競價的平均電價每度8.71元,若另投資約115億元新建機組,來滿足每年大約2%的時間,也就是8,760小時當中少於200小時的尖峰時段或突發需求,每度成本其實高達9到17元,反而更不划算。

台電表示,站在因應長期電力需求,要增加電力備轉機組的角度而言,經濟部、台電都非常希望增加電力供應量能,但現實是很多地方對電廠建設態度保留,「最容易造成缺電的,就是只想用電不要發電」。台電重申,穩定電力系統需要供給、需求兩端管理並行,呼籲社會充分支持電力建設,就能避免缺電。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