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台灣首創自主研發AI機器狗亮相 年底要學爬樓梯(影音)

  • 時間:2024-05-29 11:36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謝佳興
台灣首創自主研發AI機器狗亮相 年底要學爬樓梯(影音)
台大機械系教授郭重顯(後排右4)研究團隊在國科會支持下,成功打造台灣首創自主研發的AI機械狗。(謝佳興 攝)

AI應用成當代顯學,台大機械系教授郭重顯研究團隊在國科會支持下,成功打造台灣首創自主研發的AI機械狗,並於今天(29日)正式亮相,可具備動作教導、AI視覺做語音及表情偵測,也可搭載各項工業用途感測器,進行工業巡檢,預計年底機器狗功能將進展至爬樓梯,並展開場域應用測試。

為解產業缺工問題,台大機械系教授郭重顯研究團隊自2022年起投入AI機器狗研發,並於29日在國科會發表台灣首款自主研發AI機器狗,包括54公分長、16公斤重的Oliver、還有93公分長、40公斤重的Dustin,可透過藍牙手把、VR裝置操作,或是由AI自行運作。

其中,寵物型的Oliver具備動作教導、AI視覺,可做語音及表情偵測、互動操控,適合居家環境應用,而Dustin則可搭載各種工業用途的感測器,如噪音、視覺、溫度等,做工業巡檢或是物品遞送。

郭重顯指出,國外機器狗發展熱絡,國內卻沒有太多實際導入案例,主因包括工業用途機器狗價格昂貴、客製化服務應用與AI程式開發技術支援不足、與企業現有資訊系統整合障礙、維護與擴充成本高。而此次台灣自主研發的AI機器狗,成本相對較低,且能客製化、快速導入,更重要的是以組合式軟體架構,具備可擴充性。他說:『(原音)機器狗的加值必須要在AI人工智慧,所以AI自主導航、AI自主巡邏、AI人機互動、AI動作都是未來非常大的課題,也就是說,如果這個平台可以建置好,未來可以跟各個不同的公司、各個不同的系所大學合作,大家在平台上開發出台灣共用的一個platform到各個大學,他們想要做研究可以到這裡開發,這樣整個擴散效應更大。』

郭重顯指出,當前兩款機器狗仍處於雛型階段,除了已透過國科會計畫進行產學合作外,長春集團等業界廠商也有意合作,目前預計年底要讓機器狗「學會」爬樓梯,並展開場域應用測試,明年則要具備自主送餐、自主巡檢等功能,中期希望導入防水、防塵戶外場域應用,長期則是期盼能在防爆等級以及高挑戰場域展開應用,如災難現場搜救、化工廠AI巡檢等。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