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六四天安門事件35週年省思(四)子彈無法擊落傳承

  • 時間:2024-06-04 17:31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六四天安門事件35週年省思(四)子彈無法擊落傳承
在過去35年中,為了維穩,為了保持中共的黨天下與紅色權貴的家天下,中共政權對人民的鎮壓無所不用其極。圖為北京天安門。(圖:unsplash)

——致敬延續記憶的平民英雄

【引言】今天是六四天安門屠殺35週年紀念日。在過去35年中,為了維穩,為了保持中共的黨天下與紅色權貴的家天下,中共政權對人民的鎮壓無所不用其極。這個依靠迫害和謊言來為自己塗脂抹粉的流氓政府,一直試圖消除人民心中的六四記憶。但是,它的暴力本質讓自己惡行昭昭、劣跡斑斑。每多一分迫害,每多一次鎮壓,六四的記憶就會在中國人民心中增加一分。在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我們不能忘記那些因為為了延續六四記憶、為了建立一個民主自由的新中國而讓自己背負上沉重十字架的普通人和無名英雄。因為他們,六四時招展於天安門廣場的那句震撼全人類的口號:「民主——我們的共同理想」,沒有被中國人忘卻;也因為一代代的反抗者,六四的精神早已煥然一新,它不再悲情,而是充滿希望和前途。

1989年,充滿改革和活力氣息的蘇聯領袖戈巴契夫訪問中國。他的改革新思維受到正在推動民主運動的中國青年人歡迎。在天安門廣場上,一面白色橫幅上,用中文和俄文雙語寫著:「民主——我們的共同理想」。35年後,參加新加坡香格里拉安全論壇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公開指控中國充當俄羅斯的打手,向俄國輸送軍事零件,並阻撓其他國家參加烏克蘭和平峰會。如今的國際格局,似乎讓天安門當年的標語橫幅充滿了痛徹和深沉。

白紙運動創意來自當年的俄羅斯

但民主的共振和自由的共鳴,從來就不曾在中國和俄羅斯大地消失。白紙運動的創意來自哪裡呢?其實就是俄羅斯。蘇聯時代,舉著白紙,警察會說:別以為我不知道你要寫什麼。烏克蘭戰爭爆發後,俄羅斯年輕人在紅場高舉白紙,立即被逮捕。當年年底,這一創意形式就流行到了中國。所以生活是有希望的,誠如戈巴契夫曾經說過,遲到的人,會被生活懲罰。

蔣彥永醫師為平反六四發表公開信

追求真相的中國人,不會對六四視而不見。當2002年,當中國官員隱瞞SARS疫情時,軍醫蔣彥永挺身而出,成為了疫情的吹哨人。他的努力沒有停止,繼續為公共事件發聲。當胡錦濤、溫家寶政權上任時,他撰寫公開信,要求平反六四。他的這一訴求在兩會的總理記者會上被外媒記者提出,但中國政府的翻譯卻在宣讀中文時,刻意沒有提及蔣彥永的名字。但全世界都看到了,也聽到了,一個中國醫生,沒有忘記那些曾經在1989年無法挽回的生命。

1999年,是六四十週年,北京風聲鶴唳。因為追求修煉法輪功的宗教信仰自由,上萬法輪功學員在1999年4月齊聚北京。和平的請願靜坐沒有換來當局的正面回應。在過了六四這個敏感日子之後,當年的7月20日,中共的鎮壓讓法輪功信仰群體完全地下化。從那一天開始,不再只是為了他們自己的信仰自由,為了言論自由、為了追求歷史真相,從長春到各地,在東方明珠的香港、在台北、在紐約,各個旅行景點、各個鬧市區,都會有他們宣講真相的看板、手冊、海報,來告訴世人:35年前,中共政權是如何殺害手無寸鐵的莘莘學子,又是如何用謊言來欺騙中國人民和世界輿論。中共可以用紅色打手去襲擊梁珍,也可以組織親共力量打擂台,但中共最怯懦的,就是無法面對一個最簡單和核心的問題:為何你要殺人?

自由的風箏令強權恐懼

1949年擔任天主教上海教區負責人的龔品梅,因為堅決不向中共妥協,被關入監獄三十年。獄中的他,在嚴冬中被共軍軍官扒去了衣服,然後嘲笑說:祈禱之後你就不會冷了。為了表彰他為自由獻身的勇氣,教廷將仍在坐牢的他擢升為紅衣主教。1988年流亡美國後,見證了六四慘劇和天主教會被迫害的他,在2000年去世前留下遺言:當中國不再有共產黨時,再將遺體送回上海安葬。他的這種精神毫無疑問感染了香港。在這曾經自由與開放的地方,天主教香港教區正義與和平委員會,每年都會舉辦六四追思彌散。以敢言而著稱的陳日君樞機被視為香港良心。在2003年反對《基本法》23條立法的遊行祈禱會上,白髮蒼蒼的老樞機為香港祈禱:不做強權的奴隸。在舊香港,追求六四公義和真相的教師們,為了讓香港的下一代勿忘六四、追求民主,組成了「進步教師聯盟」。《聖經》中,當耶穌誕生在伯利恆,有三位博士看到天空閃亮的星,並追隨這顆星星,找到了馬槽中的救主耶穌。2010年12月的天主教香港教區《聖誕祝詞》中,以「天空閃亮的星」高度讚揚因為揭露毒奶粉真相而下獄的趙連海。2011年六四前夕,趙連海帶著兒子到天安門廣場放風箏,警察一擁而上,引起趙連海的反抗。一個政權,到底要虛弱到什麼地步,才會害怕自由的風箏?到底要恐懼到何種地步,才會害怕微弱的燭光?所以,鄒幸彤仍在獄中,被逮捕了很多次,原因皆與六四有關。而這個六四,卻又是香港高官絕口不提的兩個字。

閃亮的星星照亮夜空

在六四的今日,我們不能忘記2022年在北京四通橋上張貼橫幅標語的義士彭立發。在全中國一片三呼萬歲、千秋萬世的頌聖勸進中,他猶如1989年阻擋坦克的勇士,留下了永遠載入中國史冊的宣言:「不要核酸要吃飯,不要封控要自由,不要謊言要尊嚴,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領袖要選票,不做奴才做公民。」他被捕後,被他自己提前設置好的微博定時發出了孫中山的《國父遺囑》節選:「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孫文」很多人都明白,這就是彭立發的遺囑。

如趙連海、彭立發這樣「閃亮的星星」,在中國,有很多。他們為了六四、為了維權運動而奉獻了自己的自由。他們很多人平凡而無私,默默無聞,從事不同職業。子彈可以奪走生命,但拿不走信念和傳承。在白紙運動中,一個普通的大學生因為舉了白紙,被老家的公安送進精神病院,最終流亡海外。在上海,三個人穿著相同的衣服沒有事前申報,而被警察帶走問話。但誠如維權人士丁家喜2023年在法庭上的最後陳述所言:「他們非常賣力的反向學習了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經驗,堵死了專制政權垮台的1000種可能,但專制政權依然會以1001種方式垮台,這是歷史的規律。」

勿忘六四!勿忘仍在獄中的受難者!

自由、民主、法治的新中國——萬歲!

作者》魏方望  專欄作家。


 延伸閱讀 

六四天安門事件35週年省思(一)像人一樣站起來
六四天安門事件35週年省思(二)在中國,其實誰都沒有忘記六四
六四天安門事件35週年省思(三)那一年,工人與各行各業都是主角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