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國軍陣亡將士紀念碑哪裏去了?豈能以歷史虛無主義掩蓋真相!

  • 時間:2024-06-12 16:21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國軍陣亡將士紀念碑哪裏去了?豈能以歷史虛無主義掩蓋真相!
南京靈谷寺內「國民革命烈士之靈位」碑。(圖:維基百科)

反映1944年國軍衡陽保衛戰的中國大陸電影《援軍明日到達》投資近六個億人民幣,卻因極左勢力阻撓而疑似下架。本人為此於今年5月末撰文《「援軍明日到達」 國軍抗戰歷史不容醜化》及《下架「援軍明日到達」 大陸極左分子如拆碑毀墓》投書台灣媒體。參與圍剿《援軍明日到達》的郭松民先生,先是在其個人微博上稱本人是「龍應台的文風、亂扣帽子」;繼而於昨日在中國大陸社交平台發表文章《我的一點回應》,稱台媒對其「造謠」、「扣紅帽子」。本人作為歷史學者,惟以歷史事實之羅列,來作為對郭先生回應的回應。

國軍公墓與紀念碑為何消失?   

號稱「泰山軍」的國軍第十軍,為1944年衡陽保衛戰而修建的陣亡將士公墓,為何在1950年代被毀了?為何成為了氣象站?國軍先烈的遺骨去哪裡了?郭先生總不能只針對電影《援軍明日到達》,總要把公墓被毀這個問題也解釋一下吧?

江蘇南京玄武湖邊,曾經有國軍第十七軍陣亡將士紀念碑,係為1933年長城戰役而修建,當時的國軍第十七軍第二師(今日台灣之「埔光部隊」)、第十七軍第二十五師(今日台灣之「長城部隊」)在古北口等地英勇作戰。這座紀念碑為何在1960年代被炸毀?郭先生可否就教一二?

廣州是國民革命軍和黃埔誕生的地方,也是中華民國空軍誕生的地方——廣州雲鶴嶺一帶的空軍墳場,去哪裡了?為何連一塊磚都找不到了?廣州黃花崗附近,原來的國軍第五十四軍抗戰陣亡將士公墓,幾乎大部被毀,其中就包含了國軍第三十六師(今日台灣之「虎嘯部隊」)的紀念碑和公墓。還是在廣州,燕塘附近,原粵軍第一師墳場,裡面的國軍第四軍(今日台灣之「陸戰第九九旅」)北伐紀念塔、第七戰區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墓葬,何以悉數被毀?依然在廣州,由孫立人將軍親自督造、林旺大象參加施工的新編第一軍印緬陣亡將士公墓,只剩下菜市場中的紀念坊、部隊營區中的紀念塔、市場邊的入口門柱殘石,公墓甚至一度成為公共廁所,這是為什麼?

中華民國空軍曾經在西安、成都、杭州、蘭州、柳州先後建造過空軍公墓。這些公墓怎麼消失了呢?公墓中的陣亡將士遺骸呢?畢竟,大多數陣亡殞命的,都是在1931到1945這十四年中,特別是1937到1945抗日戰爭八年中。

貴州省貴陽市,國軍第一零二師抗戰紀念塔,1950年代以道路改造的理由被拆毀,迄今沒有恢復。郭先生為何沒有去好好研究一下?

湖北宜昌石牌,胡璉將軍率領的國軍第十一師(今日台灣之「海鵬部隊」)在鄂西會戰後修建的陣亡將士公墓,為何完完全全消失了?湖北武昌的蛇山,胡璉將軍曾在此建立一座國軍第十八軍烈士祠,後來也沒了。郭松民先生可否告訴我們:烈士祠去哪裡了?

在浙江寧海躍龍山,曾經有忠義救國軍抗戰陣亡將士公墓。忠義救國軍是由軍統戴笠領導的敵後抗戰別動軍。他們的公墓被毀了,這些埋葬其中的人到底得罪誰了,郭先生能否解釋?

以上的例子太多了,多到了可以寫幾十頁、上百頁、上千頁都寫不完的地步。1980年代,中國大陸重修的國軍碑墓史蹟,只是少數。多數已經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反映1944年國軍衡陽保衛戰的中國大陸電影《援軍明日到達》投資近六個億人民幣,卻因極左勢力阻撓而疑似下架。(圖擷自YouTube)
與國共戰爭無關 也被挖墳掘墓

郭松民先生等一定會說:這是階級鬥爭、是戰爭,毀掉這些國軍碑墓史蹟是天經地義。但在浙江杭州西湖邊,岳飛沒有參加國共戰爭吧?為什麼岳王爺的墓也會被毀掉?國學大師章太炎的墓也在西湖邊,幾乎也是挖墳掘墓、骸骨無存。

在吉林省四平市,有一座當地為紀念國共戰爭時期的四平戰役而修造的紅色紀念碑,1953年6月建成,碑身正面為林彪題刻的「為解放人民而奮鬥犧牲的烈士永垂不朽」;碑身西面是中共領導人陶鑄題刻的「成人有志花應碧,殺敵留紅土亦香」;南面由中共東北人民政府主席高崗題刻「日月同光,山河並壽,人民戰士永垂不朽」;北面是曾任中共東北人民政府副主席林楓題刻的「中華人民優秀兒女萬古千秋」。紀念塔楹聯由中共遼北省政府主席閻寶航題「革命業績垂千古,烈士光輝照山河」。

結果,1954年,高崗因為「高饒反黨集團案」被打成反黨分子,最終自殺身亡,題刻被鑿毀。1966年7月,林楓被打成三反分子、走資派,被關入秦城監獄,題詞被鑿毀;1966年9月,閻寶航被打成特務、三反分子,病死在獄中,其題名被鑿毀;1967年1月,陶鑄被打成「中國最大的保皇派」和「走資派」,題刻被鑿毀。1971年9月13日,作為副統帥、接班人的林彪出逃而空難於蒙古國,題刻被毀。這座紅色紀念碑一時間沒了字。最終,因此,碑身正面用毛澤東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來補足。

文革之風再起 未經反省的歷史不會成為過去

郭先生等或許會說:這一切都過去了。但如果這一切真的都過去了,還會有今天這場隔海論戰嗎?還會有《援軍明日到達》下架的風波嗎?做人、立業、家國天下,真為根本,善為目標。探究歷史,不是清算和報復,而是讓歷史成為歷史本身,並汲取對現實和未來的意義。例如國軍第十軍的老軍長李玉堂,他黃埔出身,參加過東征、北伐、抗日,最後在戒嚴時代中被處決於台灣新北碧潭。2000年政黨輪替後,李玉堂被宣告回復名譽。誠實而勇敢面對曾經走過的歷史黑暗,一個社會才能夠前進、才能夠更美好。

但郭先生顯然沒有辦法面對神州大陸昔日之歷史創痛。一個社會沒有反省和自我糾錯,則不要說是國軍史蹟,就連吉林四平紀念碑這樣的紅色地標,也會被折騰得面目全非。最可怕的是,在這樣的社會中,人會被折騰得死去活來、面目全非;人將會失去「人作為人」的尊嚴。我們譴責極左勢力攻擊《援軍明日到達》,並不是為這部電影背書,而是抵制這種對文藝作品進行大批判、打棍子、扣帽子的行徑,因為這不僅戕害藝術自由和表達自由,更是與1950年代、1960年代拆毀國軍碑墓、對國軍陣亡將士挫骨揚灰、侮辱國軍先烈的法西斯行徑如出一轍。

如此眾多的為國捐軀之國軍碑墓史蹟被摧毀、迄今不能重建,就是因為有極左之流的阻撓和作梗。如此眾多的中國大陸國軍老兵在飽經坐牢、勞教、被批鬥之後,如今還要忍受極左之流的辱罵和踐踏,就是因為文革的殘餘沒有被肅清。郭先生,您不必向我回應。請您向被拆毀的國軍紀念碑去回應和懺悔吧!您會被寬恕——因為你曾經說的一切、做的一切,不會傷及這些國軍先賢先烈分毫,只會讓他們在歷史長河中變得更偉大。

作者》徐全  軍史學者、哲學博士。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