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陸生的變與不變(下):台灣底蘊生根

  • 時間:2013-06-28 11:2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江昭倫
台灣的民主政治、活躍的公民運動,讓來到台灣唸書的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除了兩岸不同的政治體制帶來的衝擊與比較外,在許多生活的小細節中,我們也看到了發生在這群陸生身上的「台灣式改變」。
『(北京地鐵廣播原音)當您聽到列車關門警鈴聲響時,請您不要搶上車,在站台等候下面列車,以免發生危險,謝謝合作。』
北京地鐵站內,廣播正提醒乘客注意乘車秩序。不過,在任何時刻都擠滿人潮的月台上,大陸民眾顧不了提醒,仍爭先恐後搶著擠上車。
『(北京地鐵月台原音)不行啊,往裡面,太遠了....』像這樣人潮推擠的景象,每天都在大陸許多城市上演著,但身處其中的山東青年申遠卻怎麼樣都堅持要乖乖排隊。
這不是申遠從小就養成的習慣,而是來自於在台灣的生活體驗。
◎台灣式的改變
申遠說:『(原音)就是對我影響最大的一點,就是我到現在在大陸,我回來了之後也去過北京、上海、去過很多地方,不管別人排不排隊,我永遠都是排隊的,因為我不排隊就不習慣、就覺得怪了。』
今年22歲的申遠是在2011年2月到台灣世新大學擔任交換生,待了1個學期,觀察到台灣民眾總是井然有序,他的排隊習慣也就在那段時間自然而然的養成。
不只是做任何事會排隊,就連搭手扶梯時靠右、讓出左邊通道讓人通行這個獨特的台北捷運文化,申遠也不經意的帶回了大陸。
申遠:『(原音)台北的地鐵你知道,就是忠孝復興那邊,還有台北車站那邊轉乘的人其實還是蠻多的,當然跟大陸的不能比,但是也不是很少,但是所有人自動扶梯都朝右側停走嘛,這個東西我一開始去的時候我自己不知道,我還有站在左邊,被姐姐說了的情形。從此之後,我回到大陸來之後,因為大陸現在有地鐵的城市基本上都有嘛,我今後我連在學校食堂去買飯坐自動扶梯,我也只靠到右邊,我會把左邊讓出來。儘管我前邊的人或是後邊的人隨便站,但是我自己還是會站到右側,我已經就是形成習慣了。台北真的是一個...台灣真的是一個就是潤物無聲的地方,它淺移默化就教化了我。』
確實,台灣的許多生活方式已在淺移默化中,悄悄改變了陸生們看待事情的標準。
申遠:『(原音)我在捷運上或者公車上,不是有那個博愛座嗎?大陸叫那個愛心座...專座什麼的,我就在給他們(朋友)講說,我在大陸一般遇到這種狀況我就給他們說,我說台灣那個捷運啊,如果那個愛心座如果沒有老年人的話,哪怕是空著的,我也沒見過什麼年輕人去那裡坐。如果一車廂比如說都是青年人,都是Hip-Pop之類的什麼的,大家幾乎都是站著,大家捧一本書之類什麼的,沒有人去坐那個。我在大陸就遇見過空蕩蕩的車廂,然後好多人就坐在那個(博愛座),就無所知覺。在台灣,就是說你這個人穿衣打扮很奇怪、頭髮染得五顏六色什麼的,就是在公車上必須要給人讓坐,必須不能去佔人家博愛座,這是基本道理,這個道理是所有人都遵從的;相反的,大陸就是我們不能奇裝異服、頭髮不能染到五顏六色,但是去佔博愛座,事實上,什麼衣冠楚楚的人都可以去坐,我覺得本末倒置了。』
發生在陸生身上的「台灣式改變」還不只這些。像是隨時說聲「謝謝」以及當別人說謝謝時不忘回一句「不會」或「不客氣」,這些台灣人已經習以為常的舉動,開始成為許多陸生戒不掉的「口頭禪」。
與陸生有密切互動的世新大學教授彭懷恩就分享了一位陸生返回大陸後搭乘公車時發生的趣事。
彭懷恩說:『(原音)有個學生回去就是下了公車就跟司機說「謝謝」,司機嚇了一跳。這在台灣很正常。那個司機愣住了,就是說怎麼會有這種人,就問他說「你是不是台灣來的」?他說:「我是去過台灣的」,可能就是習慣了。』
申遠也發現自己從台灣念完書回到大陸後,變得喜歡經常說「謝謝」,當別人說謝謝時,他還會下意識的回一句「不會」,為此還惹來很多白眼。
申遠:『(原音)還有就是說「謝謝」,完了就說「不會」,哈哈!因為大陸首先就很少人跟你說「謝謝」,沒有什麼人跟你說,你知道嘛,我們這邊的公務單位啊什麼的,根本就沒有人搭理你的狀態。就說前兩天我剛碰巧去辦了那個護照吧,然後就是唉啊,事情非常慘烈,讓我想起了我在台灣,就是入境在移民署辦那個流程的時候,那個笑臉相迎,真的把我嚇到了。反正說了「謝謝」,我說了「不會」的時候,都會被別人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我回來之後,差不多說了1年的「不會」,你知道,遭遇到白眼無數,但是就是改不了。』
因為認同台灣有禮守序,一些來台陸生很自然地把這樣的生活價值帶回了中國大陸的生活中,從自我改變做起。
王雲飛今年剛從廣州中山大學畢業,他發覺在台灣求學的短短半年時間,讓他整個人變得善良多了。
王雲飛說:『(原音)最簡單、最明顯的一個,就是我回來以後,微笑要比原來多很多,待人接物方面我自己是覺得比原來好很多,就更懂得去寬容別人,更懂得就是不去計較一些細枝末節、沒有關係的東西,能幫別人的時候儘量去幫助別人,就是幾乎是一個心靈淨化吧,可能我自己覺得可能會比原來更善良很多。』
◎台灣成重要參考指標
許多陸生來台灣之前就從教科書上聽聞「寶島風光」,但等到他們真正來過台灣唸書,深入各地旅遊之後,才終於親身感受到這裡的風土民情,對於台灣這塊土地也開始多了一份親切與熟悉感。不少人回到大陸後,開始更加關注「台灣」的人、事、物。
(現場夜市聲)例如人聲鼎沸的夜市,蚵仔煎、鹽酥雞、珍珠奶茶等擋不住的台灣美食,往往是陸生回去後最忘不了的記憶,他們甚至試圖在大陸「按圖索驥」,希望能找到在舌尖上同樣的味道。
今年6月才剛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的徐博,就是一個例子。
徐博:『(原音)我是特別喜歡吃台灣小吃,在大陸這邊現在有越來越多台灣小吃,像北京前不久剛剛開了「度小月」,應該是很火的在台灣,我也是第一時間就跑去吃;像鹽酥雞、甜不辣這些小吃,在北京現在也是越開越多,我都會經常光顧。有一些台灣的食品展,有台灣的商業街等等,北京也有,它第一時間出來,我就會第一時間去,如果它是固定設置,我就會定期去看一下。』
台灣的求學生活與經歷能讓一個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產生哪些具體變化,徐博認為很難從表面上分辨出來,但以他個人而言,包括大學畢業後選擇自己創業、成立社群行銷公司,多少是受到台灣經驗的啟發。
他說:『(原音)我在台灣的時候,因為我知道台灣的行銷是非常發達的一個行業,然後我到台灣的話也會關注...我舉一個例子,包括到夜市看到攤販,就是做小吃的這個攤販,擺出有哪個電視台節目曾經報導過它的,可能會連續不斷的放,或拿報紙做剪報貼起來,我覺得是非常好的行銷方式。就是我覺得在台灣可能因為商業上的成熟,或者是有這樣的習慣,大家都有這種行銷的意識。所以我看的商機,就是我覺得隨著大陸這邊商業不斷發展發展,或者是說大方向可能趨於緩慢,更多是在於細節、是在品質的提升上,我當然選擇做這個事情,比較這些東西的時候,也會作為我決定一個事情很大的參考。』
徐博說,台灣的一切其實已經深深影響到他骨子裡了,台灣經驗也成為他後來做很多決定或評斷事情的重要參考指標。
徐博:『(原音)我相同的事情我會帶入到台灣的環境中去看,比如說求職的事情,我會帶入到台灣年輕人環境中去看它,如果他們面臨怎麼樣的道路或怎麼樣的選擇;比如說是其他的事情、社會上的一個事情,我也會帶入到台灣那樣一個環境中,台灣的人民對這件事情可能會怎樣看,台灣的媒體可能會怎樣報導。做一個環境的切換、帶入,好多事情我會做這樣的比較。』
所謂的交流,其實就是一種生活方式的相互體驗,兩岸雖然在政治上差異很大,但在其他方面有許多類似的地方,共同的交集點就是中華文化。雙方在生活細節上的差異,也隨著陸生來台交流慢慢拉近當中。
徐博:『(原音)我也開拓了一個視野,就是我看到了跟我...怎麼說,同文、同種的一群人,就是跟我有一方面非常像,但有一方面又不太像的一群人,他是怎樣經營好自己的生活、經營好一塊地方,我覺得對我的人生、對我的視野都非常重要。』
兩岸交流從來都不會是單方面的影響,就如同許多陸生所說,看著另一個使用同樣語言、有著相似文化的一群人,過著另一種生活,努力經營好自己的地方,這就是對他們人生最大的啟發!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