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北韓要成全面核威脅 仍需重大進展

  • 時間:2017-08-09 10:01
  • 新聞引據:中央社
  • 撰稿編輯:楊明娟
北韓要成全面核威脅 仍需重大進展
台灣時間28日深夜,北韓2度試射「火星-14」型洲際彈道飛彈,專家估算射程可達美國本土西岸。(取自北韓勞動新聞)
(圖:中央社)
「華盛頓郵報」8日報導,美國情治機構認為北韓目前在製造小到能安裝到彈道飛彈的核子武器,對鄰國及可能的美國構成強大威脅,據信北韓目前已有60枚庫存核彈。
北韓的核子發展步調比預期快很多,但專家表示要構成全面的核子威脅,北韓還需要重大的科技進步。
● 北韓核能力發展到哪裡了?
平壤已經進行5次核彈測試,最近一次是在2016年9月9日,規模大約等同於美國1945年在日本長崎投下的核彈:約20到30千噸。北韓表示,這個裝置將微型化與「標準化」,以用在彈道飛彈。
北韓今年在兩次測試中展現了洲際彈道飛彈(ICBM)發射能力。最近一次是在今年7月28日,展現理論上射程可達1萬公里的飛彈,表示能打到美國與歐洲多數地區,包括紐約與巴黎等人口中心。
● 足以構成立即威脅嗎?
除了需要擁有精確打擊技術的可靠飛彈外,平壤還需要確保核彈承受得住洲際彈道飛彈以2萬5,800公里時速從高空再入大氣的衝擊。北韓彈頭目前可能已經強大到承受得了能打到日本的短程飛彈慢速飛行,但不太可能承受得了洲際彈道飛彈再入大氣的壓力。
根據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研究人員艾里曼(Michael Elleman),7月28日試射時重新進入大氣的裝置可能粉碎與瓦解。
史丹佛大學核子專家赫克爾(Siegfried Hecker)說,北韓要發展出強大到足以重新進入大氣的裝置,可能還需要5年。
赫克爾向法新社表示:「我不認為他們擁有足夠的飛彈或核彈試射經驗,足以搭載強到可能承受得了洲際彈道飛彈重返大氣的輕小核彈。」
● 北韓還將面臨哪些技術障礙?
赫克爾曾經去過北韓數次考察核子活動,他說,由於鈾與鈽供應量少,尤其是適合當作搭載在洲際彈道飛彈的武器鈽,北韓的武器計畫嚴重受限。他說,北韓的鈾與鈽供應量加起來可能足以製造20到25枚核彈。
不過,根據華郵報導,美國國防情報局(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認為北韓已經有多達60枚的庫存核彈。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