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睡眠呼吸中止 心衰竭風險增

  • 時間:2018-03-02 16:41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張德厚
睡眠呼吸中止 心衰竭風險增
配戴睡眠呼吸輔助器,可有效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張德厚 攝)
睡覺時鼾聲雷動常驚醒枕邊人,睡眠充足但白天卻沒精神,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警訊。醫師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會造成缺氧、血壓升高,若未及時治療改善,嚴重時恐導致心律不整、心臟衰竭。

43歲張先生是個忙碌的高階主管,數年前因打鼾被診斷有嚴重的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但一直都沒有治療。幾個星期前他突然開始出現胸悶、盜汗及走路會喘等現象,經診斷為嚴重心臟衰竭,心臟功能只剩下2成。
新光醫院胸腔內科暨睡眠中心主任林嘉謨表示,台灣約有2成中老年人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會因為缺氧而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及發炎反應,導致次發性高血壓,長期下來會增加心臟輸出負擔,引起心律不整,甚至心臟衰竭。林嘉謨:『(原音)呼吸中止會造成晚上缺氧、交感神經興奮、血壓容易偏高。這些病人剛開始時都是屬於單純的呼吸中止,可是當你持續的讓心臟缺氧之後,心臟功能會慢慢的退化,你連走路、爬樓梯都會喘的時候,大概就開始在惡化。』
林嘉謨指出,根據研究,5成的心臟衰竭患者合併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包括年紀大、肥胖、呼吸道狹窄者,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危險群;如果出現嚴重打呼、每天睡滿6小時至8小時隔天仍然無精打采、半夜常起床上廁所等症狀,就要懷疑有睡眠呼吸中止問題。林嘉謨:『(原音) 剛開始的時候是打呼,然後就是鼾聲越來越大,後來開始不規律,就表示你的狀況越來越惡化,當你的鼾聲變成每天都發生,既會吵到枕邊人,白天自己的精神也不好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是有問題了。』
林嘉謨說,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每小時會缺氧逾30次,中度介於15至30次,輕度介於5至15次,睡眠呼吸中止症雖可採手術治療,卻未必能治本;中重度的患者可使用睡眠呼吸輔助器,能有效改善症狀。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