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與新世代溝通 政府刻不容緩

  • 時間:2014-04-09 12:0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江昭倫
與新世代溝通 政府刻不容緩
反服貿學生10日將退出立法院議場,學運期間適逢期中
考,義務幫同學準備期中考的志工帳篷9日為最後1天,
即將熄燈。
反服貿學生與團體占據立法院抗爭行動隨著學生宣布退場告一段落,回顧這次事件,政府在第一時間未察覺學生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背後的根本原因,政策宣導時也沒有掌握新媒體對新世代的影響力,並錯失文宣時機,因而引發如此大的抗爭風波。接下來,不論是服貿協議後續審查,或是討論其他具爭議性的公共政策,如何運用新媒體與新世代溝通,已是政府刻不容緩的功課。
◎反服貿抗爭 新媒體助攻
這次反服貿抗議行動之所以能夠迅速獲得許多年輕人的支持與聲援,除了年輕人關心自己的未來外,新媒體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相當關鍵。
反服貿學生透過手機、平板電腦以及臉書、PTT、推特串聯、發布訊息,在網路上號召支持群眾加入立法院靜坐,甚至發動募款,在國內、外主流媒體刊登廣告表達訴求,效率之高、組織之快,超乎以往。文化部長龍應台認為這是台灣多年社會運動經驗的總成果發表,令人大開眼界;科技部部長張善政也認為在這次反服貿抗爭行動中,新媒體的運用確實表現不錯。
◎政府忽視新媒體影響力
文化大學廣告系副教授鈕則勳觀察,這次服貿爭議其實也是場宣傳大戰,以結果而論,政府顯然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鈕則勳指出,在反服貿學生與團體透過一波波網路串聯或製作簡單易懂的「懶人包」、在網路上吸引網友注意時,政府完全沒有警覺,等到發現新媒體上的言論已經影響一般社會大眾的意見,才想到反制,但時間已太晚。
鈕則勳並批評政府缺乏橫向聯繫,各部門進行政策宣傳時總是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無法統一調性,他建議政府各單位包括首長在內,應該親自操作新媒體,在宣傳政策時的用辭也要避免太過高調。
以這次服貿爭議為例,鈕則勳認為政府總是不斷強調台灣若無法通過服貿協議,就不可能加入未來的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以及以東協國家為主的REC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但對一般民眾或年輕人來說,他們更關心自己的未來,像是會不會影響到工作權、政府提供受創產業什麼輔導措施,他建議政府要用更清楚、簡單的語言,並用同理心說服民眾。鈕則勳說:『(原音)政府日後的宣傳,他一定把這個比重做一定程度的調整,甚麼東西是民眾最在乎的、最擔心的,我在宣傳面向上我就要在政策上去強化、防堵它,所以這部分政府同理心可能還要再加強。』
鈕則勳並指出,從這次反服貿抗爭行動可看出,隨著公民意識高漲,未來遇到公共政策討論或宣傳時,政府與民眾在新媒體上的文宣攻防將更為激烈。他說:『(原音)以後政策行銷的論辯跟宣傳,傳統媒體可能是一塊,但新媒體它的交互攻防、駁火,交互討論的動員能量可能會更強。』
◎正視新媒體 及時回應
世新大學廣電系副教授李佳玲指出,對年輕世代而言,新媒體才是他們溝通及獲得訊息的主流管道,政府應該要正視這樣的事實,政府部門內也應該要有負責網路的新聞公關,主動且全面了解民眾在網路上對於政府施政的各種看法,並忠實回報,政府才能作出正確的回應。李佳玲說:『(原音)目前台灣的部分民眾他們所使用的媒介管道,除了電視、廣播之外,其實其他管道他也要去注意,像臉書、像這次零時差政府這些。我覺得政府可以做到的就是說,他其實可以有一些網路新聞公關人員,能夠幫他去掌握目前的資訊是怎麼樣的,所以像這次他跟學生嘛,那學生的資訊,他們到底再想些甚麼,他必須要正確傳達給政府知道。』
李佳玲也強調,新媒體的特性是快速傳播,但也代表前置作業縮短,在此情況下,資訊容易流於片面或錯誤,政府最重要的還是提供正確訊息。另外,她也建議政府考慮比照美國白宮的請願站模式,當達到一定規模人數請願,政府就必須作出回應,以達到適時溝通的效果。
◎新媒體利弊 仍值得觀察
雖然新媒體的崛起已成定局,但這對於未來討論公共政策、凝聚共識是否有利,仍值得觀察。
世新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李明哲指出,類似「懶人包」的宣傳手法,本來就是網路環境下必然產生的現象,但只要訊息經過篩檢,一定會失真。
他並指出,在民主社會,每個人都可以經由不同管道獲得不同的訊息,出現各式各樣的意見也很正常,但民主不是誰喊得最大聲就代表全民意見,最終還是要靠選票反映多數民意。李明哲強調,他說:『(原音)我們很多東西是沉默的大眾心裡有數啊,你攻你的,你看你能不能影響我,如果上街頭喊得那麼大、講得很好這樣就對的話,為什麼每次選舉不一定如你願呢?終究還有個選票的機制嘛。民主的好處就是選票,其他其實都是訊息、序曲,都使選舉操作前各式各樣訊息也好,權力抗爭的姿態嘛。』
面對新媒體時代的來臨與年輕世代公民意識的崛起,政府未來推動政策時勢必要花更多力氣溝通,面臨的挑戰也更大。經歷這次反服貿抗爭活動,政府必須學會如何在制訂政策或簽署協議前擴大溝通管道,深入傾聽民意,同時強化新媒體宣傳策略與溝通語言,才能在第一時間就有效傳達正確、易懂的訊息,避免重蹈覆轍,消耗更多社會成本。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