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姿瑩(長笛)彭書禹(七弦吉他)簡昕蕊(巴西鈴鼓)曾羽萱(人聲)王柔茜(小打擊/線上節目單製作)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但是要招呼一群人同行,真的不容易。是怎樣的堅持與熱情呢?本集邀請了來自北藝大的音樂團隊。
長笛演奏家、廣播金鐘主持人,有“北藝大林志玲”之稱的MIT學程的系主任林姿瑩老師。從小學習長笛的優雅女子,何時愛上了熱情的巴西音樂呢?
彭書禹老師 / 吉他手、音樂製作人。高中時師事黃修禮老師學習“古典”吉他,而後接觸“爵士音樂”及“南美音樂”演奏,數度前往南美。
師事巴西吉他大師Alessandro Penezzi、Mauricio Carrilho,學習“七弦吉他”演奏,並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師事新銳探戈吉他大師César Angeleri,學習“探戈”音樂。
2009年與好友共同創立台灣第一個演奏巴西咻樂(Choro)的樂團「咻樂風 」(ChoroFun),2010年錄製首張專輯「咻樂風—出發」。
2016年策畫之「咻 Time!」音樂會榮獲台北藝穗節「最佳音樂演出節目」獎。
2019年於「世界音樂節」中登台,以嶄新的形式融合台灣與巴西音樂。
目前在台北藝術大學擔任「音樂風格探討與合奏課」講師,並經常邀請國內外優秀音樂家舉辦巴西音樂工作坊。
彭老師原來的主修,並不是音樂,也在其他領域有了一定的成就,但最終決定用生命的熱情回應,是怎樣的轉折呢?老師在吉他的世界中,也從古典到爵士,甚至到南美音樂,對一般人認為好難的跨界,彭老師卻非常自如自在自由,這得累積多少功夫呢?
咻樂(Choro)的葡文動詞原型是「哭泣」的意思,但其音樂風格卻多半有如陽光般歡快,原來有一說稱其為「令人感動落淚的音樂」。
最近Choro (咻樂團)舉辦了一場動感+感動的音樂會。 聽說票一開賣就秒殺。而且除了Choro (咻樂團)原來的班底,還有許多年輕新手加入。
《北藝大咻樂團》成員的三位同學,也各自分享了她們為何選讀北藝大 MIT學程,當初面試過程;MIT 的課程有什麼特別的不一樣,還有如何被吸引加入《北藝大咻樂團》的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