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陳雯老師和她的蘭陵琴會

  • 播出時間: 2023-12-02
  • 按讚加入Voice to the world粉絲團
Voice to the world
在台灣提到古琴,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陳雯老師, 陳雯老師帶著兩位非常年輕的學生黃意棻、李鈺涵來Voice to the World節目分享她們摯愛的古琴。

於2015年立案成立的「蘭陵琴會」。以發揚古琴文化為宗旨。創辦人為陳雯老師

在台灣提到古琴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陳雯老師, 今天陳雯老師帶著兩位非常年輕的學生黃意棻、李鈺涵來分享

陳雯老師1961年出生於臺灣,自幼喜愛音樂,在父親的影響及偶然的機緣下,於14歲時開始師從馬錦鑾老師學習古箏。1977年以古箏考入國立藝專(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前身),進入國樂科後,在學校的安排下轉主修古琴,由王海燕教授啟蒙,1979年轉入古琴耆宿孫毓芹教授門下修習至1982畢業。同年進入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國樂組主修古琴。1985年畢業後,留校擔任古琴講師,並任教於華崗藝術學校,1987年再兼國立藝術學院古琴教席,並擔任和真琴社社長一職至1990年。1991年進入水晶唱片公司擔任音樂製作,並於臺北空軍廣播電臺主持音樂節目。

​1995年移居馬來西亞吉隆坡,創辦青山藝術學院,1996年起擔任第五台華夏之聲節目撰稿人。1998年於吉隆坡成立蘭陵琴會。2000年進入馬來亞大學中文研究所。2001年辦音揚藝術中心,從事華樂藝術的教學及推廣工作。

2008年獲馬來亞大學碩士學位(碩士論文:‘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in Malaysia- A Case Study in the Klang Valley‘),隨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高天老師學習音樂治療學,並隨臺灣林俊良老師學習催眠心靈輔導。2009年進入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班。返臺後兼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講師。2013年任台灣琴會會長。2014年獲馬來西亞拉曼大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谿山琴況演奏美學之實踐研究」)。2015年10月26日蘭陵琴會正式在臺灣登記註冊,並擔任會長一職。

藝術風格雖受梅庵琴派王海燕老師啟蒙,卻更深受孫毓芹老師的影響。孫師在大學畢業獨奏會節目單上評述:「雖在音樂科班院校制度下訓練,但由於接受傳統的授業形式,除了有完整的教育外,相容傳統琴樂的風格」。

​作品:

1991 孫毓芹古琴紀念CD專輯(行政院文建會)

1992 陳國興《山花春》古箏CD專輯(水晶唱片公司)

1994 吳釗《憶故人》古琴CD專輯(晨曦出版社)

1995 發表〈曹東扶先生生平簡介〉(北市國樂)

1996 發表〈臺灣四十年(1946-1985)古琴發展調查報告〉(北市國樂123:3-8)

2000 《弦外之音》-陳雯古琴獨奏集(青山藝術中心)

2003 《孫毓芹傳》(時報出版社)

2006 發表〈淺探「琴聲」、「琴派」及「琴社(琴會)」之衍變及對古琴藝術發展之關聯性〉(北京古琴研討會)

2008 〈中國古代音樂的社會功能觀概述〉(未發表)

2008 《弦歌》-陳雯琴歌專輯(觀念音樂製作公司)

2010 「廈門國際古琴研討會」發表文章〈民族藝師孫毓芹先生古琴紀念室館藏古琴〉

2013 「國際古琴研討會」發表文章〈虞山清微淡遠辨異〉

蘭陵琴會」名字由來。「蘭陵琴會」的名字來自于琴曲“幽蘭”和“廣陵散”

​“幽蘭”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譜琴曲,此曲描述孔丘“自傷不逢時,托辭于蘭香”,是文曲的代表。

“廣陵散”源于古代的 <<聶政刺韓王曲>>,此曲細致地表現了聶政的思想情緒從怨恨到憤慨的發展過程,深得琴家的喜愛,屬武曲的代表。

「蘭陵琴會」成立的目的是希望能宣揚古琴文化;讓更多的人認識它,也希望能貢獻一絲力量協助傳承這一個中華文化遺產。​

I. 成立背景與宗旨

蘭陵琴會,1998年成立於馬來西亞吉隆坡,由古琴演奏家陳雯老師發起。成立的初衷主要是為了學生們內部學術交流之便,所以並未註冊立案,之後因應古琴活動推廣之需求,於2015年10月26日在臺灣正式註冊登記,由陳雯老師擔任琴會會長一職。2015年12月舉辦了第一次(臺/馬)兩地國際琴會成立大會暨多媒體網際網路同步古琴雅集,以慶祝琴會的創立。

蘭陵琴會於2015年立案成立,以發揚古琴文化為宗旨。創辦人為陳雯老師,成員多由陳雯老師學生組成。琴會定期舉辦音樂會、雅集、講座、聚會,提供會員們交流、學習、切磋的機會。

II. 琴會特色

陳雯老師自2009年返臺任教後,全力從事古琴教學工作,學員日益增加。為了凝聚學員們的力量並拓廣學員們的學術視野,遂將琴會登記成立為藝文團體,藉以發揮團隊的力量。如今,琴會已經多次參與古琴音樂會等協同工作,並於2016年1月9日成功的舉辦了第一場音樂講座示範賞析會。

II. 琴會特色

陳雯老師自2009年返臺任教後,全力從事古琴教學工作,學員日益增加。為了凝聚學員們的力量並拓廣學員們的學術視野,遂將琴會登記成立為藝文團體,藉以發揮團隊的力量。如今,琴會已經多次參與古琴音樂會古琴研習營古琴生活營等協同工作,並於2016年1月9日成功的舉辦了第一場音樂講座示範賞析會。

12月16日,陳雯老師主持的蘭陵琴會將有一場古琴師生音樂會——「結廬在人境之二」結廬在人境之一在去年10月15日

「結廬在人境之二」是由陳雯老師領導的古琴師生音樂會,延續去年(2022 年 10 月)第一場師生音樂會之名稱及概念而來。音樂會標題「結廬在人境」,則是借用了陶淵明的詩句,這個草廬意指一個簡陋的教室。海報設計上也用了原詩詩句作為茅草屋頂,而蘭陵的印章作為四壁。有一種劉禹錫詩裡「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意象感。

首場師生音樂會(「結廬在人境」)是陳雯老師攜校外學生一同完成,此場音樂會受到不少業界內、外人士之支持、鼓勵。故而,第一場剛落幕,琴會內部就緊鑼密鼓地籌備第二場,也就是今年(2023 年)12 月 16 日即將在國家演奏廳舉辦的音樂會。此次音樂會可說是第一場之延續,也是其延伸。與之不同的是,此次音樂會之成員皆為陳雯老師於南藝大、北藝大教學之學生,也都是古琴演奏專業的學生。相較去年,曲目上的難度也加大許多,包括合奏、重奏的曲目都比較有挑戰性。至於獨奏曲目的安排,則刻意以歷史的軸線為經,依據了歷史年代的脈絡發展,從詩經鹿鳴、幽蘭、廣陵散一路到離騷、普庵咒,再到近代兩首不同風格的春風、袍修羅蘭之水,最後由廖艾斯為這場音樂會特別編曲的梅花三弄三重奏收尾。想讓觀眾們隨著樂曲風格的展現,了解古琴音樂藝術發展的變化。對於喜愛古琴音樂的知音而言,無疑不是一場聽覺饗宴。

【演出人員及曲目】

《詩經小雅鹿鳴操》合奏

《碣石調.幽蘭》廖艾斯

《龍朔操》黃意棻

《廣陵散》邱柏翰

《離騷》陳雯

《普庵咒》曾韵筑

《春風》莫凱吉

《袍修羅蘭.水》李鈺涵

《梅花三弄》合奏

節目主持人

相關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