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何謂「公法」——公法研究者之心路歷程分享

  • 播出時間: 2024-05-27
  • 按讚加入有料無料共下坐尞粉絲團
有料無料共下坐尞

受訪者:呂理翔/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教授

💡受訪者與本集主題介紹:

本集專訪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教授呂理翔,呂理翔老師為中壢客家人,家裡能聽到的腔調,除了大家較熟知的四縣腔、海陸腔,還包含「豐順」腔。身為家中第一個讀法律的孩子,老師介紹了自己從進入法律系的起心動念、研究所選擇公法組的原因,到進入實務界工作、遠赴德國攻讀博士、再到回臺成為一名公法研究者的心路歷程。

本集主題為「何謂公法——公法研究者之心路歷程分享」,老師介紹何謂「公法」、「公法」與人民的距離,及自身走入公法領域、成為學者的過程,從中剖析台灣在公法議題上面對的變化、發展與挑戰,更從老師的成長過程與研究志趣中,了解老師從威權統治時期到民主社會的觀察。

👂本集節目重點:

    ➢ 什麼是「豐順腔」?歡迎點入音檔聆聽「當靚(jiangˊ)个豐順客家話」!

    ➢ 何謂「公法」,公法要處理的問題是什麼?台灣有哪些公法議題、而被稱為公法學寶庫?

    ➢ 研究公法的人,從自身成長過程與研究志趣中,如何看待台灣從威權統治時期到現今民主社會的轉變、新興的挑戰?

🪝學兜仔客家話 & 延伸思考

  「想愛做一个學者,需要哪兜能力,又會堵著麼个困難、成本同挑戰?」

  「法律牽涉著人民摎人民、政府摎人民、政府摎政府之間个關係,應該愛仰般培養思考个能力?」

 

節目主持人

相關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