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梵蒂岡揭露與中國發展外交關係的底牌

  • 播出時間: 2021-11-02
為人民服務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路透社 / 達志影像)

嘉賓:凃京威先生/政大東亞所碩士

20國集團第十六次高峰會,10月30日到31日在義大利羅馬舉行。羅馬和梵蒂岡成為國際政治的焦點。

在這之前的10月24號,義大利最大的報紙「晚郵報」,以半版的篇幅專門討論台灣議題。中央社引述這篇報導說,梵蒂岡在美中對抗不斷升高的情況下,承受來自中國越來越大的壓力。一位不具名的梵蒂岡核心外交官指出,中國向梵蒂岡要求關係正常化的前提條件,是梵蒂岡必須和台灣斷交。梵蒂岡則回應中國,希望能先在北京設館,之後再慢慢審視教廷和台灣的關係,中國不同意,導致雙方關係的發展陷入僵持。

針對這項報導,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25號表示,台梵邦誼友好,各項溝通管道暢通。對於這篇報導所衍生的臆測,外交部向來都不會評論。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Sandra Oudkirk)29日針對這項消息表示:美國堅信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權利決定自己要如何和台灣互動,不論是透過正式外交關係,或是代表處,以及其他的方式。她強調,美國認為各國與台灣的關係應由自己決定,不應受到任何施壓,這當然適用梵蒂岡及其他國家。

中國在一九九七年發表的「宗教白皮書」,提到中國同意和梵蒂岡建交的兩個前提,一是教廷與台灣斷交,二是教廷宣示不以宗教緣故干涉中國內政。所以中國要求教廷先與台灣斷交,才能討論中梵關係,是中國的一貫立場。

據了解,做為一個兼具跨國宗教領導者的梵蒂岡,它的外交政策也一貫的原則和傳統的做法,教廷外交官所透露的「先在北京設館,之後再慢慢審視教廷和台灣的關係」要如何解讀?以及中共不願意同意的關鍵是什麼?

 

節目主持人

相關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