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國民黨歌變國歌 學者:延續至今很荒謬

  • 時間:2018-01-03 20:02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歐陽夢萍
國民黨歌變國歌 學者:延續至今很荒謬
台北教育大學台文所助理教授蘇瑞鏘。(蘇瑞鏘 提供)
在今年元旦總統府前升旗典禮中,蔡英文總統有沒有開口唱國歌再度受到關注,這也凸顯長久以來台灣社會對於國歌的歧見。為推動轉型正義,國史館舉辦一系列專題演講。台北教育大學台文所助理教授蘇瑞鏘明天(4日)將主講「從黨歌到國歌--中華民國國歌的歷史形成及其爭議」,盼台灣民眾在了解真相後,重新思考這個議題。
(國歌原音)對許多年長的台灣民眾來說,聽到這個旋律時,下意識就會肅立。戒嚴時期,在各種場合或活動,包括看電影前,都必須唱國歌,若不起立致敬,不只是受到周遭異樣的眼光,甚至會被開罰。
◎國歌的由來
在台灣,每個人都知道這是中華民國國歌,卻未必知道國歌從何而來。事實上,國歌的歌詞是當時的國民黨總理孫中山在1924年於黃埔軍校開學典禮頒發的訓詞。1928年,國民黨中常會決議以此為黨歌,之後再決定在國歌產生前以此暫代國歌,只是在之後的數年內,雖公開徵求國歌歌詞,卻始終沒有作品獲選,於是在1937年國民黨中常會決議後,由國民政府訓令各直轄機關「以中國國民黨黨歌為中華民國國歌」,就這樣,這首由黨歌轉變而成的國歌,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唱誦了80年。
◎吾「黨」所宗 讓許多人唱不出口
在台灣走向民主化、國民黨黨國體制瓦解後,這首在特殊時代背景及產出過程下誕生的國歌,其文字內容及隱含的意義備受質疑,尤其歌詞的頭兩句「三民主義,吾『黨』所宗」更讓許多國民黨外的人士無法接受,每次唱國歌時,政治人物是否有唱出口,也常成為關注的焦點。
過去教科書解釋所謂的「吾黨」指的是「全國人民」,但研究國歌的形成與爭議的台北教育大學台文所助理教授蘇瑞鏘認為,這首歌詞出自黃埔軍校的訓詞,也是國民黨黨歌,若要將「吾黨」解釋成全國人民,在歷史脈絡講不通;另外就語意上來說,也不合邏輯。蘇瑞鏘:『(原音)如果「三民主義,吾黨所宗」那個「黨」可以解釋成全民,你到後面就講不下去了,因為到後來「咨爾多士,為民前鋒」,李筱峰教授曾經開過個玩笑,他說如果那個黨是全民,到最後全民要當全民的前鋒,那誰要當後衛呢,所以會出現這個邏輯上的問題,語意上也說不通,所以不管從歷史脈絡,從它的語意脈絡,這個黨基本上是指國民黨,這是毋庸置疑的。』
◎一紙行政命令 讓國民黨歌變國歌
不過,蘇瑞鏘認為,不管是強迫接受「三民主義」這個價值觀,或是討論是否要將「黨」這個字改掉,都是次要問題,主要爭議還是這首國歌的產生方式。這首所謂的國歌是在當時的一黨訓政背景下誕生,既沒有立法,也沒有入憲,僅以一張行政命令就唱到今天;如今國民黨已在野,全台灣卻仍以國民黨的黨歌做為國歌,更是荒謬,他認為早在行憲後就該解決這個問題,不能黨國不分。蘇瑞鏘:『(原音)當行憲之後,國跟黨你就不能用黨凌駕在國之上,所以就算這首所謂黨國歌是在這樣的訓政背景下被確定,但是到了行憲之後,它畢竟還是要給人民一首新的國歌,跟黨歌區分,所以無論如何它最大問題畢竟是不應該把黨歌拿來當國歌,就算過去有這樣的歷史背景,但是你總是要解決。』
◎轉型正義 逐一思考黨國符碼
蘇瑞鏘並指出,台灣社會正推動轉型正義,但焦點都在白色恐怖、二二八或是不當黨產,其實在國民黨當時的一黨專政下,所謂威權體制的影響不僅於此,除了與台灣本身毫無關係的國歌外,還包括許多強迫人民接受的政治圖騰,也是一種壓迫,所以在討論相關議題時,應該將觸角放得更寬,這才是推動轉型正義的意義。蘇瑞鏘:『(原音)這些黨國符碼,我們應該逐一拿來思考,在過去長久在我們教育裡面、媒體裡面所塑造出的這樣一套屬於黨國符號,包括像銅像問題等等,這些都屬於黨國符碼的一部分,也是我們在強調轉型正義的今天,我們必須把觸角放得大一點,所以我覺得它的意義應該在這個地方。』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