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蔡總統外交成績 學者:爭取更多國際認同

  • 時間:2024-05-20 17:38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王照坤
蔡總統外交成績 學者:爭取更多國際認同
面對中國的打壓與孤立作為,蔡前總統仍成功提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與友邦關係。(資料照/中央社)

針對蔡英文前總統八年來在對外關係的執政表現,學者陳文甲今天(20日)受訪表示,面對中國的打壓與孤立作為,蔡前總統仍成功提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與友邦關係,不斷為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爭取更多的話語權與國際認同;學者丁樹範也指出,蔡前總統大幅提升了台灣的國際曝光度,跟過往相比,成果相當嚇人,不僅如此,蔡前總統也善用這個機會,全力促進台灣與西方社會的互動交流。

爭取更多話語權與國際認同

蔡英文總統卸下八年任期總統職務,開南大學國家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文甲表示,蔡總統在對外關係方面,主要有三大成果,分別是提升國際能見度與友邦關係、強化國防自主,以及堅持民主價值,陳文甲說:『(原音)蔡前總統成功推動台灣參與國際組織與活動,儘管面臨中國的打壓與孤立等挑戰,但積極尋求國際支持,尤其加強與美國、日本、歐洲等民主國家的合作,為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爭取更多的話語權與國際認同。』

陳文甲指出,面對區域安全威脅,蔡前總統在國防自主上取得顯著進展,加強軍備採購與自主研發,提升台灣防衛能力,維護區域和平與穩定。

而在民主方面,蔡前總統堅持台灣的民主制度與價值,在國際社會塑造了台灣做為自由民主燈塔形象,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與支持。

台灣與西方社會交流更密切

政治大學名譽教授丁樹範也指出,在美、中戰略競爭的大環境下,蔡前總統讓台灣的國際曝光度大幅上升,同時也充分善用這樣的機會,促使台灣與西方民間團體之間的連結益趨緊密,丁樹範說:『(原音)台灣的國際曝光度,其實是、我覺得真的非常嚇人,我們也的確利用這個機會,讓台灣跟西方社會的往來變得更密切。』

丁樹範還提到這八年來,有愈來愈多西方年輕學子來到台灣學習,可說是一個蠻特別的成果;而這些成績一方面得力於台灣堅持民主價值,另也因為台灣的社會遠比中國多元開放。

兩岸方面,丁樹範表示,蔡前總統八年前上任時沒有不想與中國大陸打交道,但中方領導人過度自信又自我膨脹,導致兩岸關係愈來愈糟,再加上三年疫情,雙方的交流幾乎完全中斷。

丁樹範認為,中方其實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這一、兩年開始做出調整,力促兩岸「大交流」、「大融合」,不過目前兩岸之間的客觀環境已經有所改變。

堅持主權與民主 找出兩岸和平共處途徑

陳文甲表示,兩岸關係這幾年較為緊張,期待賴總統接下來仍可致力深化兩岸交流,他說:『(原音)近年來因受中國的霸權擴張與美中博弈白熱化影響,導致兩岸關係處於高度緊張,所以未來賴總統在推動兩岸交流與合作方面仍有待加強,尋求在堅持主權和民主價值的前提下,找出和平共處的途徑,減緩兩岸緊張局勢。』

陳文甲同時建議賴總統持續推動經濟轉型與國際經貿合作,因為在面對全球經濟變局挑戰下,賴總統應進一步推動經濟轉型,加強與更多國家的經貿合作,提升台灣的經濟競爭力與韌性;另應進一步加強國際教育與文化交流,提升民眾的國際視野,讓更多台灣人能在全球化的舞台上發揮影響力。

賴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提到「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有中華民國國籍者,為中華民國國民;由此可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丁樹範認為,蔡前總統提出「互不隸屬」時,沒有特別提到背後的邏輯,賴總統則說明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主權基礎,清楚闡釋法理方面的問題。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