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兩韓分裂差異大 不變的共同喜好:泡菜

  • 時間:2018-02-16 05:55
  • 新聞引據:採訪、中央社、法新社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 編採譯
兩韓分裂差異大 不變的共同喜好:泡菜
南韓進口泡菜幾乎全來自中國。(路透社/達志影像)
儘管為同一民族,但自朝鮮半島分裂後,南韓和北韓的社會發展差異非常大。一個是數十年來一直由同一家族統治,一個則是民主自由、經濟快速發展。但有一件事至今仍牢牢維繫著雙方,就是韓國人熱愛的泡菜。
◎醃漬蔬菜 朝鮮人的最愛
泡菜(Kimchi)原本是指為了漫長的冬季而預先醃製的蔬菜。口味各異,可以溫和也可以嗆辣。數百年來,朝鮮半島的每一道菜餚幾乎都可以搭配泡菜。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北韓大約40%的人口嚴重營養不良。在平淡的白飯上,泡菜成了北韓人可以用來增加風味的食品;但在南韓,泡菜的呈現變化萬千,不管美國或越南美食,都可以搭配。

儘管兩韓當局都承諾,終究有一天會完成國家統一。但超過70年以來的幾乎完全隔絕,兩韓甚至連通郵或電話線路都沒有。相較於東、西德在柏林圍牆倒塌時,兩韓的差異遠甚於兩德。

不過唯一不變的是泡菜。

◎口味不同 兩韓各自堅持自己的最好

南北韓分別以泡菜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登錄無形文化遺產,結果南韓取得先機。但北韓菁英家庭成員宋松姬(Song Song Hui,譯音)則堅持,北韓的泡菜才是無敵的。她說:「我未嚐過南邊的泡菜,但我認為平壤的泡菜絕對優於南邊的。」

位於首爾的世界泡菜研究所(World Institute of Kimchi, WIKIM)研究員朴贊林(Park Chae-Rin,譯音)表示,泡菜有地區性的差別。由於氣候較溫暖、蔬菜不容易保存,因此南韓的泡菜比較鹹且口味重。根據朴贊林的說法,南韓製作泡菜的技術較先進,許多家庭有專屬的泡菜冷凍庫,取得香料和調味料的管道較多,使得南、北韓的泡菜差距越來越大。

她說:「北韓泡菜比較像現代化之前的所吃的泡菜,當時沒有冰箱、缺少佐料。在南韓,這類泡菜已經完全絕跡了。」

◎中國進攻 泡菜赤字出現

世界泡菜研究所是由南韓政府資助成立的,有近100名員工。這個組織成立的目的是向全世界推廣韓國這項美食,建立全球泡菜文化資訊數據庫與聯繫網路。

但近年來中國製造商淹沒泡菜這個商業市場,因此出現了所謂的「泡菜赤字」(kimchi deficit)。

根據韓國關稅廳(Korea Customs Service, KCS)公布的統計數字,由於中國的低價泡菜湧入南韓市場,使得南韓引以為傲的泡菜,2017年出現歷年最高的貿易逆差。

關稅廳指出,南韓去年進口超過27萬5千噸的泡菜,其中99%來自中國,而南韓出口的泡菜只略多於2萬4千噸。

這項赤字價值高達4,730萬美元,比去年高出11個百分點,也是自韓國關稅廳2000年開始記錄相關資料以來,最大的泡菜逆差。

價格是泡菜貿易的一個重要因素,根據國營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Korea Agro-Fisheries & Food Trade Corp)的資料,2016年進口泡菜每公斤只需要0.5美元,出口的價格平均每公斤高達3.36美元。根據世界泡菜研究所的資料,南韓餐廳2016年購買的泡菜,89.9%來自中國。

◎最好吃的泡菜 始終來自家庭

泡菜並不是唯一引發爭辯的兩韓傳統文化元素。

數年前,英國「經濟學人」(Economist)一篇報導意外引發南韓人的不滿。因為報導中指出,南韓的啤酒比北韓大同江(Taedonggang)啤酒遜色。

長達70年的分裂,讓兩韓在各個層面的相同點越來越少,從政治、社會與經濟制度,到日常對話的發音與詞彙都有明顯差異,就連對英文的音譯也各有不同的方法。

部份在北韓仍常用的詞彙在南韓早已不再使用,也因此儘管使用相同語言,但脫北韓者在抵達南韓後還必須接受語言課程。

不論如何,泡菜仍是維繫雙方的重要元素,不僅是韓國料理的象徵,製作泡菜也仍是許多家庭的年度重要儀式。對於兩韓在口味和品質的爭辯,朴贊林認為,這些其實都是源於自記憶中的味道。她說,:「最像媽媽所做泡菜的口味,以及成長過程中所吃的,永遠都是人們發現的最美味的東西」。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