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葉望輝:美國兩岸政策須反映中國的轉變

  • 時間:2018-10-27 11:24
  • 新聞引據:中央社
  • 撰稿編輯:吳寧康
葉望輝:美國兩岸政策須反映中國的轉變
美國前副總統錢尼的顧問葉望輝表示,1/4世紀以來中國成為改變現狀的強權,美國對兩岸的政策須反映現實,且必須更完整全面才能趕上中國的變化。 (圖:中央社)

美國前副總統錢尼的顧問葉望輝(Stephen Yates)26日表示,四分之一世紀以來中國成為改變現狀的強權,美國對兩岸的政策須反映現實,而且必須更完整全面才能趕上中國的變化。

葉望輝在美國總統川普勝選後居中牽線,促成2016年川普和總統蔡英文通話。他26日出席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的研討會,會後接受媒體訪問,暢談川普政府近來的美中關係及對台政策。

葉望輝提到副總統彭斯日前關於中國的長篇演說,他指出,美國長期以來沒有像這樣高階的官員,如此詳細探討中國在自身內政、國際事務甚至在美國國內製造的挑戰,而美國政府對中國與台灣的政策是一個進行中的過程,他過去在政府服務時,就開始有討論對話。

他認為,彭斯的演說不是宣示完就結束了,在貿易議題上用了非常強烈的字眼,希望美國大眾能認識到中國造成的許多挑戰,另外在美國國會方面也引起很多關切,可說是美國政治決策圈必須對關於中國的議題展開嚴肅對話。

葉望輝盼望在美國期中選舉結束後,明年初美國能就自身對台與對中政策的走向,有下一步作為。

他認為,美國在對中國的貿易政策上,川普展現非常強勢的立場,但他不預期川普會因為一場「川習會」就有所退讓,相信貿易仍是未來兩人會面時的首要主題。

另外,葉望輝也回答了中央社記者的提問,認為美國自身的政策必須一直是反映實際情況,而如果現實發生變化,「我們就必須調整自己的政策」。

他說,中國是唯一不維持現狀的強權,「中國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已改變現狀,因此美國的政策就須趕上這些改變」,很重要的是,美國必須迎接中國現今帶來的挑戰,且承認這些挑戰比過去大得多,美國的政策須更全面。

對於有美國建制派學者認為,川普不應採挑釁方式,或藉由台灣議題和中國博弈,葉望輝則說,川普獲得美國廣大民意支持,美國民意期望和中國有更成熟且符合現今局勢的關係,但這些建制派卻和主流民意不一致。

他還特別針對美中「三個公報」指出,中國當前造成的挑戰,和前總統尼克森及卡特時期,決定與中國關係正常化已根本大不同。

他說,「三公報不是政策,是多年前(美國)立場的聲明,也不是法律。」美國自身政策應非常清楚、且不該順著中國說詞,美國有自己的「一中政策」。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