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網路資訊多 調查指3成5民眾不查證

  • 時間:2019-02-02 13:17
  • 新聞引據:中央社
  • 撰稿編輯:王育偉
網路資訊多 調查指3成5民眾不查證
國發會調查顯示,有34.8%的網路族對於網路訊息的真實性完全不查證,可能導致錯誤訊息廣泛傳遞。(圖:中央社)

網路時代大小事情都可一指搞定,但網路帶來的龐大資訊量,常讓人難辨真假;國發會調查顯示,有34.8%的網路族對於網路訊息的真實性完全不查證,可能導致錯誤訊息廣泛傳遞。

國發會近期發布2018年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調查顯示,對於網路上不確定真假的網路消息或新聞,有53%網路族選擇透過Google等網路管道查證、34.9%選擇跟周圍親友請益、9.3%會查閱書籍,但也有34.8%的人完全不查證;換言之,每3位網路族,就有1位對訊息正確與否,完全不查證。

以去年網路盛傳「條碼8開頭的就是基改食品」的訊息為例,在長輩群組廣為流傳,甜玉米、紫地瓜都中槍,文末還附註「不管多忙,請轉發給你的朋友們。」引起不少人恐慌,不少年輕人也收到來自長輩的叮嚀。當時衛福部食藥署特別闢謠,強調目前並無條碼可辨識基改食品。

國發會表示,資訊超載是網路世界的重要特色,民眾可以透過網路善用資訊,但具備篩選及鑑別海量資訊的能力,將是非常重要的基礎。

進一步觀察兩性對於不確定真假的網路消息或新聞,調查顯示,會查證的比率都超過6成,至於查證方式,兩性都慣用網路管道查證,不過,女性向周圍親友請益的相對次數高於男性;從查證管道數來看,網路、書籍、請益親友等查證方式中,女性網路族平均透過1.01種管道查證,略高於男性的0.93種查證管道。

2018年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調查對象為台灣年滿12歲以上的本國籍民眾,自2018年7月4日起至8月30日止,採用電腦輔助電話調查隨機訪問全國1萬3222份有效樣本,在信賴水準為95%的情況下,其抽樣誤差介於正負0.9%之間。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