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一帶一路插旗G7 義大利可望搶頭香

  • 時間:2019-03-07 12:17
  • 新聞引據:採訪、Bloomberg News
  • 撰稿編輯:吳寧康
一帶一路插旗G7 義大利可望搶頭香
義大利經濟發展部副部長葛拉希(Michele Geraci)。(圖:葛拉希臉書)

就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月底將出訪義大利之際,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5日報導,義大利計劃成為第一個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七大工業國家(G7),美國已隨即重砲抨擊,認為此舉將重創義大利國際形象。

利益糾葛 義大利拒與歐盟同步

報導引述義大利經濟發展部副部長葛拉希(Michele Geraci)說,加入一帶一路的談判尚未結束,但可能在習近平到訪前完成。據報導,習近平將在22日到23日訪問羅馬。

曾長期在上海任教的葛拉希過去已表示,「我們在中國議題上和上任政府有很大不同,我們試圖不要像過去那樣忽視中國。」

正如同在移民和財政政策上的分歧,義大利執政民粹聯盟在中國問題的立場上,也有和歐盟漸行漸遠的風險。前總理貝魯斯柯尼(Silvio Berlusconi)任內的前義大利政府,曾加入德國和法國陣營,參與一項在歐盟內、旨在抑制中國對重要基礎建設和戰略企業投資的行動。

然而,義大利新政府不願蕭規曹隨,反而想在既有的歐盟體制下,推動與中國的商業關係。葛拉希就曾表示,他並不支持歐盟對外來投資的審查政策,因為歐盟的28個經濟體有28種不同利益。

新加坡馬基特公司(IHS Markit)亞太首席經濟學家畢斯瓦(Rajiv Biswas)也曾表示,即便歐盟同意了對中國投資的部份篩選程式,但最終還是要由每個國家來決定他們想要什麼。

經貿掛帥各取所需 義中一拍即合

為回應市場、加上深受歐盟舉債與赤字上限所苦,義大利政府有意押注中國,因為義大利在地中海的位置對一帶一路至關重要,而中國正渴望有個歐洲大國來做此倡議的重要夥伴。

事實上,義大利新政府早已著手強化義中關係,像是義大利經濟部長特里亞(Giovanni Tria)就在去年8月訪問中國,而義大利副總理迪馬尤(Luigi Di Maio)也隨後接力。當時他在北京就曾表示,非常希望能在2018年底與中國完成一帶一路的諒解備忘錄。

事實上,義大利並非中國唯一鎖定的G7國家。因為儘管已有逾80國就一帶一路倡議與北京簽署MOU,但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英國和美國組成的G7,尚未有成員加入。

早在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和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去年初走訪中國時,北京就有意洽商兩國簽署MOU。但在國際社會關切一帶一路是北京意圖擴大地緣政治影響力之下,北京沒能打動兩位領袖簽署。


一帶一路橫跨亞非歐路線圖(達志影像)

貿易戰加審查 中國尋找突破口

在歐盟其他國家試圖限制中國投資之際,與華府爆發貿易戰的北京當局,正致力尋找在歐洲投資的軟肋,希望能見縫插針。其中,儘管歐盟和數個G7國家像是德國、英國和法國都對中國投資施加更多審查,但義大利去年已表示希望和中國增加雙邊投資。

迪馬尤說,歐盟確實有所設限,但義大利是個出口大國,只要是在互利之下,義大利就能接受投資,義大利相信能和中國找到合作的共同立場。

根據聯合國數據,義大利2017年對中國貿易赤字170億美元,義大利希望達到貿易平衡,呼籲中國調降非關稅壁壘並且准許更多義大利貨物,特別是農業產品進入中國市場。

對於中國來說,義大利已是推動一帶一路倡議不可放過的重要據點。一帶一路倡議是習近平上臺後最重要的政策,目的在透過海路和陸路的基礎設施建設,連結中國和東南亞、中亞、中東、歐洲以及非洲。而義大利威尼斯正處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交界,也就是銜接「一帶」和「一路」的據點。

與美國爆發貿易戰爭的中國,更欲加速對一帶一路的推動。法國智庫亞洲中心(Asia Centre)主席迪蒙柳(Jean-Francois Di Meglio)說,自從歐盟在2016年與美國聯手,否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後,北京就對歐盟產生極大疑慮,而英國脫歐更加劇北京憂心,如今中國更傾向於與歐洲國家建立雙邊關係。


中國正在推展上兆美元的「一帶一路」投資計畫。(AFP)

一帶一路引發爭議國際質疑

然而,一帶一路的推動並非一路通暢,雖然波蘭和希臘等歐洲國家都已簽署倡議,但這項計畫也使各界對中國影響力擴大備感焦慮,認為被中國盛讚為是「共用機遇、互惠共贏」的一帶一路,無疑也是中國經濟對外擴張的橋梁。

這項高舉互惠共贏大旗的計畫,面臨到越來越多的國際質疑,包括斯里蘭卡因為一帶一路的中資挹注,蓋了座燒錢的蚊子國際機場,以及鮮少船隻停靠的豪華港口,結果付出深水港赫班托達(Hambantota Port)99年租借使用權利,以交換免除高達11億美元債務,成為一個血淋淋的教訓。正因如此,馬來西亞首相馬哈地(Mahathir Mohamad)去年就讓中國碰了軟釘子。

馬哈地以「負擔不起」為由,向北京解釋大馬為擺脫債務泥沼,不得不叫停一帶一路建設,取消了與中資合作的東海岸銜接鐵路與蘇里亞策略能源資源(SSER)合約工程。馬哈地更高調表示,「我們不希望見到新型態的殖民主義出現,因為貧窮的國家無法與富裕的國家競爭」,暗指中國的海外投資形同新型態殖民。馬哈地親自出馬,成為首位登門造訪北京、為一帶一路計畫喊卡的領導人。

這種說法,與歐盟駐中國大使去年聯手痛批,一帶一路計畫破壞自由貿易、使中國企業取得有利地位的說法,以及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過去對一帶一路償債風險的示警,可以說是殊途同歸。

正如同金融時報在傳出義大利可能簽署一帶一路MOU之後,美方發出的警告。白宮國家安全會議(NSC)發言人馬奇斯(Garrett Marquis)批評說,美國將一帶一路視為「中國製造,為中國設計的倡議」,不但不太可能幫到義大利經濟,還可能對義大利的國際形象造成重大傷害。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