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美主導印太經濟架構抗中 專家:已有進展

  • 時間:2024-06-09 14:16
  • 新聞引據:中央社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美主導印太經濟架構抗中 專家:已有進展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6日在新加坡出席「印太經濟架構清潔經濟投資者論壇」。 (AP/達志影像)

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IPEF),近日在新加坡達成3項協議;專家指出雖然抗衡中國影響力的能力仍有限,但已有進展。目前中國被排除在IPEF外,主導推動一帶一路以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集團。

印太經濟架構由美國總統拜登2021年10月在東亞峰會提出,目的是填補美國在2017年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現稱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後,與印太地區交往的缺口。

架構內容涵蓋貿易推廣、數位經濟及科技標準、供應鏈韌性、減碳及潔淨能源、基礎建設、勞動標準等議題。

美國之音8日報導,近日在新加坡召開的IPEF部長級會議達成了有關清潔經濟和公平經濟等3項協議。

會議期間首次啟動「印太經濟架構清潔經濟投資者論壇」,宣布將在該地區進行230億美元的重點基礎設施項目投資。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宣布這次會議取得的成果時說,印太經濟架構的願景已經成為現實。

華盛頓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研究國際商務問題的副研究員德納米爾(Thibault B. Denamiel)指出,除了還沒有達成協議的貿易支柱外,目前為止,IPEF在設定的目標上取得了成功。

中國目前以經貿拓展地緣政治影響力主要透過「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

美方加大抗衡中國,近日拜登受訪時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影響力表示懷疑。

德納米爾也認為,由於「一帶一路」在最終產品的品質、風險管理以及項目突然取消等方面受到了越來越多批評,因此如果美國主導的投資能夠帶來更可靠的基礎設施項目,這些項目所針對的國家可能會越來越多地轉向這些資金,而不是尋求與「一帶一路」相關的機會。

他說,如果美國希望在長期時間內再次成為印太地區一個主要的發展參與者,而不是逐漸在這一領域讓位於中國,那麼這些投資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

德納米爾強調,任何經濟接觸都勝過沒有接觸,而且IPEF確實是應對當今全球格局中的關鍵問題,例如擺脫對中國的依賴實現多元化、供應鏈韌性以及向綠色經濟轉型。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