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總統府攝影展惹議 府:未限制創作形式與拍攝設備

  • 時間:2019-04-03 15:45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歐陽夢萍
總統府攝影展惹議 府:未限制創作形式與拍攝設備
總統府說明這次比賽是以「空間解放」為概念,讓參賽者對於總統府「定義」上有自由與開放的多元詮釋空間,也讓創作者重新定義「心中不一樣的總統府」。(Facebook)

總統府舉辦「《100/100 總統府不一樣》攝影創作比賽」,日前公布得獎名單,但許多網友不認同專業組第一名,認為表現還不如一般組作品,甚至有合成照被評為優勝,因此引發爭議,比賽的公正性也遭到質疑。

對此,總統府說明這次比賽是以「空間解放」為概念,讓參賽者對於總統府「定義」上有自由與開放的多元詮釋空間,也讓創作者重新定義「心中不一樣的總統府」。

對於網友質疑「專業組」、「一般組」的差異,總統府指出,「專業組」是以系列組圖為主,作者須對作品創作思維有完整論述,同時要求線上報名登錄上傳及交寄實品。「一般組」僅需透過網路上傳1張符合格式的照片即可,由參賽者自行選擇參賽組別。之後,所有作品均以編號匿名方式,由攝影、藝術、文化及建築等領域學者專家擔任評審委員,透過5至6輪獨立投票,並以多數共識決方式決審,每項得獎作品都是經由層層把關,精挑細選產生。

至於有網友質疑得獎作品出現後製的情況,總統府表示,比賽規則並無任何限制,拍攝與總統府相關的人、事、物等題材內容皆可,且不限「日期、年代、創作形式和拍攝設備」,期望透過自由創作的攝影,解構總統府的真實與過去。

主辦單位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理事長洪世聰則表示,評審委員共同討論,認為在這樣的比賽前提下,產生帶有美術攝影概念的作品相應而生,部分透過後製編輯的影像,也表現出數位時代下攝影挪用的手法,呼應當代以手機螢幕擷取畫面進行社交活動衍生的傳遞潮流。另外,網友熱議的作品「憲制」將同一名憲兵以重複製入的影像,呈現出數位科技時代下影像大量複製的現象概念,或許許多網友覺得kuso,但也是創作者的創意展現。

洪世聰也說明,關於許多網友討論到專業組第一名作品「持攝影機的人」,評審委員給予肯定的原因主要在於作品使用第三人旁觀者的立場,呈現當下無所不在的自拍與象徵權力的總統府空間的反差,也打破單純以建築物為主題的攝影視角,呈現出另一種觀賞樂趣。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