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新台幣走過70年 防偽進化偽鈔比例全球最低

  • 時間:2019-06-14 17:06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林幸虹
新台幣走過70年 防偽進化偽鈔比例全球最低
新台幣500元和1000元鈔券上右邊的光影變化薄膜,成為民眾和店家辨識真偽鈔最方便的方式,也讓新台幣偽鈔比例幾乎已是全球最低。(圖:陳林幸虹 攝)

明天(15日)就是新台幣發行70週年。新台幣發行的這70年當中,歷經多次改版,最大規模的一次是在西元2千年(民國89年)時,鈔券新增200元和2,000元的面額,且從那一年開始,新台幣鈔券上的發行單位「臺灣銀行」,才正式改為「中央銀行」,樹立新台幣為「國幣」的地位,並不斷加強防偽設計。目前新台幣的偽鈔比例,幾乎已是全球最低。

新台幣在1949年6月15日發行流通,至今已走過70個年頭。早期新台幣面額低,有1分、1毛等單位,且幾乎都為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圖像,在先總統蔣中正逝世後,央行也在1980年(民國69年)發行上頭有先總統蔣中正圖像的鈔券,一直到2000年,新台幣也正式做了有史以來最大幅度改版。央行發行局局長施遵驊說:『(原音)公元2千年,台灣已經是一個多元化的環境,解嚴之後民眾對於鈔券的需求要多樣化,也反應台灣那時的經濟金融環境,所以前總裁任內,剛就任時,就積極推動新台幣改版,且成立諮詢委員會,有一些外界的學者專家代表、社會賢達來參加委員會,持續大約2至3年之後,民國88年定案,因此我們也決定在民國89年確定要改版。』

過去新台幣上頭都是印製「臺灣銀行」的字樣,當時不少民眾都誤以為新台幣是由臺灣銀行發行,一直到2千年的大改版,鈔券上的「臺灣銀行」才正式改為「中央銀行」,如此一來人們也不再誤會,也樹立新台幣為「國幣」的地位。

另外,2千年的改版,也增加了200元和2000元的面額,讓新台幣有了5種鈔券面額,且鈔券設計融入台灣的自然生態環境,包括梅花鹿、帝雉、櫻花鉤吻鮭,以及台灣最有名的幾座山脈,包括大霸尖山、玉山以及南湖大山等,充分展現新台幣本土化的樣貌。

到了2005年(民國94年),央行為大幅減少偽鈔比例,針對500元和1000元面額鈔券加強防偽,被稱為是「安二版」改革,也就是在鈔券上右邊加上光影變化薄膜,成為民眾和店家辨識真偽鈔最方便的方式。

央行透露,這條光影變化薄膜至今國內沒有任何一個偽鈔集團可以有能力仿冒,因為鈔券紙自國外購入時,就已經印燙在上頭,這也使得台灣的偽鈔大幅降低,比例甚至遠低於美元、歐元和英磅,偽鈔比例幾乎已是全球最低。

延伸閱讀
行動支付發展 下一個70年新台幣現金遭取代?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