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住院醫師納勞基法 下一步修醫療法顧主治醫師

  • 時間:2019-08-26 14:5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蕭照平
住院醫師納勞基法 下一步修醫療法顧主治醫師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資料照片/蕭照平 攝)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今天(26日)表示,在台灣醫師養成傳統以及醫病關係等因素下,各界對醫師納勞基法始終沒有共識,但如果沒有健康的醫護人員,也會影響醫療品質,因此,經過3年的討論,醫界決定切割處理,拍板9月1日先將住院醫師納勞基法,下一步則透過醫療法修法來保障主治醫師的權益。

住院醫師將在9月1日正式納入勞基法,適用可由勞雇雙方另行議定工時的勞基法第84條之1。根據勞動部先前的公告指出,全台約有4,680位受醫療保健服務業雇用的住院醫師可以受惠。

醫師納勞基法已在台灣社會討論了10年以上,直到2016年時任衛生福利部部長林奏延宣布確定要將醫師納勞基法,並延攬各界代表組成醫師勞動權益保障推動小組後,衛福部與勞動部就密集展開溝通,終於在今年3月由勞動部公告確定要在9月1日上路。

新制度讓住院醫師可以和雇主約定工作時間,也就是所謂的責任制,但為了避免出現責任工時無上限的情況,衛福部也對應提出「住院醫師勞動權益保障及工作時間指引」,規定4週總工時上限為320個小時。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說:『(原音)不要超過320個小時做上限,再分成輪班工作者每班不超過13個小時,非輪班制的,原則上不超過10小時,但如果加上值班,就不超過28小時。』

住院醫師納勞基法後,外界擔心工作量可能會轉移到還沒有納勞基法的主治醫師。由於主治醫師的工作樣態多元、工時認定複雜,因此,衛福部下一步會在醫療法新增受雇醫師勞動權益專章,草案有待國會進一步審議。石崇良說:『(原音)大家最關心的就是退休制度跟職業災害補償的部分,我們仿照勞基法設計,寫在醫療法裏頭,其他的權益則是用契約約定,讓工時保持彈性,讓雙方議定。』

石崇良表示,納勞基法的住院醫師約有8成是在22家醫學中心等大型醫院,且近年鼓勵醫院增聘醫護人力後,人力已有所成長,因此,他認為相關新制對民眾就醫不會有太大影響。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