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MeToo運動下的反思!當代藝術館推「關係人」特展

  • 時間:2024-05-31 17:15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江昭倫
MeToo運動下的反思!當代藝術館推「關係人」特展
台北當代藝術館推「關係人」特展,反思#MeToo運動下的社會現象與多層關係。(江昭倫 攝)

就在台灣MeToo運動恰好屆滿一週年之際,台北當代藝術館即日起推出《關係人》特展,邀請14組藝術家,以藝術形式,透過「探索」、「回應」、「修復」三大主題,反思MeToo浪潮下,我們該如何重新看待身體與情感的關係、如何建立自主權並辨識權力逼壓的痕跡,如何學會回應,與尋找自我與彼此的療癒與支持力量。

面對#MeToo浪潮,該如何用藝術形式進行討論與表達。台北當代藝術館最新特展「關係人」或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與展示。該展覽以#MeToo運動為背景,探索每個人在這場運動中的角色和影響,策展人蔡佩桂選擇以「每個人都是『關係人』」為主題,回應#MeToo運動。

蔡佩桂強調,雖然是談#MeToo,但除了事件本身帶來的創傷,展覽還是希望回到問題的核心,學習使用談情感與身體的語言,以及學習辨識當中許多模糊難釐清的關係狀態。蔡佩桂:『(原音)#MeToo問題,如果真正要解決,要從這些根本的問題開始回答起就是為什麼你無法談這件事?就是我們遇到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們為什麼會凍僵?然後遇到之後,我們為什麼又不敢去尋求幫助?那這些其實都要回到我們可能缺乏談這些的身體的語言,談這些的情感的語言,然後也有太多太多沒有辦法釐清的關係,所以我們覺得如果要回應#MeToo這個問題,就要把這些問題做更深刻的討論。』


「關係人」特展以藝術形式,透過「探索」、「回應」、「修復」三大主題,回應#MeToo運動。(江昭倫 攝)

整個展覽分三個主題,「探索」主題,不先強調誰是加害者,誰是被害者,而是引導觀眾探索身體與情感以及權力的關係;「回應」主題則提供安全模擬的場域,讓參與者分享自身親身遭遇,以及如何學習嘗試各種面對權勢不對等關係的可能回應。「修復」主題,則是帶領觀眾尋找自我或彼此的療癒與支持。

蔡佩桂說,反思#MeToo運動下的社會現象與人與人之間多層的關係有其必要,但要用藝術展覽形式呈現,卻相當具挑戰性,14組藝術家們透過透過不同形式,包括影像、互動參與、裝置作品、電影放映來表達,作品中有針對不同年齡者的互動設計,也有不同性別、職業、年齡者的經驗分享,長達三個月的展期中,更將舉辦多場工作坊、夏令營、座談,希望引發觀者的共鳴,因為這是一場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重要課題,未來也會展覽內容轉化成教案或是出版物,推廣到校園,希望大家一起來學習平等、相互尊重的價值觀。

台北當代藝術館推「關係人」特展邀請14組藝術家,透過不同媒材與展出形式,探討身體與情感,並回應權勢的不對等。(江昭倫 攝)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